【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為高教把脈,提出六大政策檢討方向。且為改善十年沉痾,教育部明年將推出的高教深耕計畫,將調整個別零星的競爭計畫,鼓勵學校提出長程、發展自主特色的校務計畫,改善現行高教與技職學校過於趨同的問題。
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昨天在高雄舉行,共有一百五十八所公私立大專校院校長參加,潘文忠以「面對挑戰,迎向未來」為題,提出高教六大問題,包括高教競爭型經費資源過度集中於少數學校,導致大學M型化發展;學校為爭取經費未思考定位,大學呈現同質性發展,輕教學、重研究;量化指標與KPI過多、過細;學校為追求排名衍生出以論文點數進行教師評鑑或獎勵、論文浮濫掛名增加論文量、甚至部分學校商業化操作等現象。
對此,教育部明年將提出一○七高教深耕計畫因應。潘文忠表示,五年五百億的頂尖大學計畫、教學卓越計畫、典範科大計畫等都已在去年到期,今年是經費延續的橋接期,預計三、四月和學校討論,提出高教深耕計畫的具體項目,至於經費如何配置,將再和各校討論。
頂大龍頭台大表示,有些研究不是競爭型的計畫可支持,如社會科學、無邊界大學、文創與新創等計畫,因此認為是很好的構想;私校也多認為政策能幫助發展學校特色,立意良善,但預算經費最後該怎麼去分配,目前還是霧裡看花。
學校核心工作 落實於教學
潘文忠表示,過往經費主要集中在少數學校零星的競爭型計畫,讓滿多學校的經費過於限縮,且過去學校為了服膺教育部政策,無法思考學校長遠發展。因此未來教育部在政策上會做整合規畫,改以鼓勵學校提出屬於自己優勢、長程、整體性的校務發展計畫,形塑學校特色,並希望把核心工作落實在教學上,厚實學生基礎。學校也能以基礎連結在地區域,向下銜接產學研究,跨部會和科技部、經濟部等單位合作。
潘文忠並指出,高教評鑑指標也要進行檢討,不該由教育部訂立單一指標,一體適用技職系統,造成高教和技職日趨同化,未來各校可以提出自己的評鑑項目,走出自己特色。
台大校長楊泮池對政策表達認同,他說,如社會科學、無邊界大學、文創、新創等領域的研究,並非競爭型計畫經費能夠支持的,要提升學生競爭力需要長遠的計畫。
南華大學林聰明也認為政策方向有利發展學校特色,「以南華為例,不以競爭型計畫為主,能減少學校壓力,發展生命教育為主軸的特色。」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指出,政策方向能幫助大學深耕地區。不過兩校校長都直言,目前還不知道經費分配的具體細項以及配套措施。唐傳義也說,私校最大的難題是不能調漲學費,又要進行教學創新,其實是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