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崑曲博物館 5月啟用

曹麗蕙 |2017.01.10
1181觀看次
字級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全台首座「崑曲博物館」將於五月在中央大學文學院啟用,館藏逾千件崑曲文物、相關文獻多達一萬冊,影音資料近六千種,中大中文系特聘教授洪惟助強調,「崑曲博物館」收藏文物比大陸蘇州崑曲博物館還要完整,期待該館不僅是世界崑曲研究中心,也能喚起台灣對文化保存重視。

洪惟助的父親喜愛崑曲,他從小耳濡目染,數十年前投入崑曲研究,包括二○○二年全世界第一部《崑曲辭典》與《崑曲叢書》,都出自他的手,「崑曲博物館」前身是為中大戲曲研究室,包括各家戲服、手抄本、百年樂器、書畫等逾千件收藏文物,也是洪惟助主導。

「崑曲為百戲之母」,洪惟助指出,崑曲是中國戲曲史上最重要的劇種,不僅保留許多藝術與唱演,包括京劇、川劇、越劇等清代後興起的地方劇種,都是向崑曲學習。

崑曲於二○○一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無形遺產,大陸才開始收集崑曲文物,雖然收藏量已超越中大,但中大完整收集文獻與影音資料,成為世界崑曲研究中心,「許多大陸學者都說,在中國找不到資料,都可以在此找到。」

洪惟助指出,館藏珍品包括拍出三百萬台幣的書法家張充和《長生殿.驚變》手抄本,及京、崑劇大師俞振飛的戲服—巾生褶子,「俞老師九十歲生日時,我去香港看他,希望他能惠賜戲服,但他說,文革後可能沒有了。俞老師過世後,他的夫人請人把戲服帶到台灣,只因『俞老生前交待,要送給洪惟助』,讓我很感動。」

中央大學表示,「崑曲博物館」將於五月開幕,整體空間以舞台為概念,引領參訪者一窺戲台前後的故事,而由洪惟助新編的《范蠡與西施》,也將於各大學巡迴展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