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活字排版」印刷正在消逝中,擁有全球僅存繁體漢字銅模的日星鑄字行,正透過群眾募資進行「字體銅模修復計畫」,老闆張介冠表示,拚老命也要讓鉛字活版技術傳承下去。
張介冠說,每一枚銅模,可以用來生產十萬枚鉛字,因此銅模被稱為「鉛字之母」。不過,銅模長久使用,現存模具經歷超過四十年反覆鑄造,已逐漸毀損。尤其店內最具價值的正楷銅模,每多鑄一個字,就又破損一點。
鑄造字體銅模要利用機器升溫後,將鉛塊溶化成鉛液,然後把鉛液注入銅製字模,再鑄出鉛字。這是一項高度耗費精力的任務,而且一台鑄字機通常只生產一個大小的字級,日星有七種不同大小的鉛字尺寸,因此仍保存著七台鑄字機。
幫忙日星的群眾募資計畫的貝殼放大說,期望透過募資平台來幫張介冠籌措經費,進行浩大的「字體銅模修復計畫」工程。日前已在網路公開,鑄字行的銅模也籌備在一月中旬公開展出。
這項計畫須重刻整套精修版銅模,提供優質鉛字字源,支撐逐漸復甦活版印刷工藝。而留下的電腦字型檔案,可提供後世字型開發學者研究,或轉換成為商業字型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