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本封面利用「扇形」排列出黃金比例。
圖/團隊提供
【本報台北訊】為了讓美感向下扎根,一群年輕人三年前發起教科書改造計畫,「把小學教科書變美」,每天上課都在培養美學競爭力。今年發起第二季募資計畫,從一科到五科,從九個孩子擴大到三千個孩子受惠,盼能募到三百五十萬元。
二○一三年,三個交通大學畢業生陳慕天、張柏韋與林宗諺,發起「美感教科書」計畫,短短幾天內在集資平台上募得二十六萬,推出全台第一本具美學意涵的教科書。
有小學生說,這是唯一一本他想要好好保存,不會丟掉的課本。大湖國小教師林孟節也說,「讓孩子們多接觸美,他們才能發現身邊的不完美,就會有更多機會去改變。」
「美感教科書第二季」不僅科目從原本的國語單科,變成國、英、數、自、社五科,也因科目的增加,從百分之二十一的上課時間覆蓋率提升到百分之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