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松山機場遷到桃園際機場多次被討論,贊成與反對者各執一詞。交通部日前首次指示桃園機場公司與民航局共同評估可行性,預計年底提出報告。不過,學者認為,航班起降效率將是最大挑戰。
外界一直有遷移松山機場的聲音,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底甚至提出二○二○年就得遷走。以往交通部的回應都是目前不可行,除非到二○三○年桃園機場有第三條跑道再考慮。
不過,因要求遷松機聲浪不小,並為部分有意競選台北市長人士的重要訴求,交通部也希望桃機第三跑道能提前至二○二五年完工,加上機場捷運即將通車,交通部首次將松機遷到桃機案納入評估。
交通部表示,這項評估沒有特定立場,純粹從技術面探討,例如,桃園機場要定位為純國際機場還是國際加國內機場,如果松山機場遷到桃園機場,桃園機場未來成長是否會受影響。
對此,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教授馮正民說,松機是否遷移沒有對錯問題,各有利弊,若遷走,對都市發展會有正面影響,但同時對大台北地區及離島居民增加機場交通及時間成本。
馮正民說,如果松機一定要遷移,也必須在條件成熟下才能做,例如在桃機缺乏第三跑道下,如果將松機每年約六百多萬人次旅客都改由到桃機進出,絕對無法消化,結果一定是大亂。
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盧衍良認為,松機和桃機市場定位原本就不同,桃機都是噴射機起降,松機有不少螺旋槳小飛機,速度較慢,硬將兩座機場合而為一,松機所有飛機都改到桃機起降,效率一定降低,桃機航班起降可能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