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中國人山河歲月農村篇(16-10)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6.12.30 語音朗讀 18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農家:民國30年代,農人的生活並不寬裕,他們的財產可能只有一頭驢子或是幾隻豬,而為了顧守田中的作物,避免牲畜被破壞、偷竊,通常會養狗幫忙看守。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四目井:這個四目井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至民國30年代,仍是當地村民的生命之泉,也有人利用此處的水釀造北京牛欄山有名的高粱酒。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3溪邊之春:纏足的山東婦女蹲坐在溪邊洗滌家人的衣物,春天的溪流景色明媚,映照著平和的鄉村。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4舊街道:從重慶到貴州之間的街道,鋪在路面上的花崗石見證了千年的塵汙。趕著牲畜的童子、趕路的旅人,呈現從前生活的風貌。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5有帆的一輪車:為了省力,在一輪車上加裝布帆,利用風力來減輕推車的負擔。加了帆的車子在路上行進,畫面十分有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6野台表演:廟會才有的野台表演,吸引大批人潮駐足觀看,在農村中廟會活動乃一大盛事。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農民的生活向來簡單而樸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祖先流傳下來的節令,年復一年耕耘土地,農忙時全村全家都動員起來,在田裡穿梭收割,農閒時,養養雞鴨豬,算是副業。在農村裡除了人聲,還有動物的叫聲,好不熱鬧。而養狗顧家、養牛犁田,算是農家常有的事,他們以樸實且傳統的方式自給自足。 要耕種土地,需要有水滋潤,旱季或無雨的時候,農人則引臨近的溪或河水灌溉。通常農村都會有井,有些農戶家中甚至會有自掘的井,或儲水的地方,人們生活離不開水,日常飲水、炊飯、洗澡大多會打井水來用,而有些婦女會成群地到溪邊浣衣,順便閒話家常,水源可說是除土地之外,農村的第二命脈。 稻作、農作收成,或有乳製品、肉類等,大部分都會集中到市場交易,農人便準備一車的貨物,以牛車、馬車或驢車裝著,或運送到市場上,或沿途叫賣著,為了加快運送的速度,改良了推車的樣式,如加裝布帆利用風力幫助推車,在生活方面的智慧農民有時更勝於住在都市的人們。 中國人重視傳統節慶,農村裡當然也不例外,一年之中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每到這些日子,家家戶戶歡喜地享受過節的氣氛,其中的春節是最為放鬆愉快的節日,此時沒有什麼農務,一家人聚在一起過節,吃團圓飯、串鄰舍的門子,都是一大樂事。 另外,農村間有共同信仰維繫彼此的情誼,廟宇一舉辦活動,便是農村最熱鬧歡騰的時候,有祭神的儀式、遶境,以及野台表演,在廟口搭建戲台,演出時喧騰熱鬧,而觀眾可以自由進場,有人會從自家拉張板凳來,坐著觀賞表演,離開也完全不被限制。在廟宇、戲台周邊聚集許多臨時攤販,趁著人潮眾多出來做生意,各色小吃、商品琳瑯滿目,一家老小出來逛街、看戲、吃飯,不亦樂乎。 農村的各樣活動向來規律,配合著氣候、節期,各季各時都有該做的事情,不違農時,與自然和樂地相處,吃的是地裡出產的作物、自家養的牲畜,用的是手工的器具,鄰居之間的感情濃厚、團結。與城市比起來雖不便利,做任何事可能要多花好幾分心力,但是這樣依靠自己的手和智慧的生活方式,使農村裡的人們面對人生,有種恬淡安定又知足常樂的態度。 (吳濬伊撰文) 前一篇文章 【民初軼事】傅斯年暗助胡適 下一篇文章 【小沙彌書畫鋪】 慈悲的芬芳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鑽石的石【寰宇采風】多元融合的諾曼王宮 【遺澤流風】 碧霞宮與岳飛信仰【近未來之形: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 青藝之光【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 作者其他文章民國的春節【時光走廊】老西貢的往日情懷 (4-2)【時光走廊】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11)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時光走廊】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8) 梁祝與黃梅調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