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學減招與國內高教

 |2016.12.30
1267觀看次
字級

時值歲末,各行各業與政府機構盤點一年成果時,教育部卻丟出一顆超級震撼彈。明年大學招生名額大幅減招近萬人;六成大學都在減招之列,連龍頭台灣大學都成為唯一被減招的頂尖大學。消息傳出,社會震驚,但國內高等教育的問題,也一併暴露無遺。

這一波大學減招,是受少子化的影響;尤其是虎年人口海嘯持續發威,當年出生人口跌破三十萬人大關。那年出生的小孩,今、明二年進入大學,根據教育部估計,明年大一新生只剩二十三萬八千人。迫於現實,在核定明年大學招生名額時,首度大砍近萬人。更糟糕的是,並不是明年減完就不減了;教育部指出,由於出生率並未明顯提高,大學入學人口持續下滑,未來幾年,大學減招會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的常態。

高教界人士認為,其實教育部砍的還不夠大,即使一口氣減少了一萬個名額,很多學校還是會招生不足。教育部統計指出,虎年海嘯累積減少五萬人,未來幾年都直接衝擊大學招生,教育部次長陳良基坦言:「明年還會加快減少名額!」

「少子化」是大學減招最常用的理由,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台灣高等教育減招的衝擊,不只是少子化一個因素可以完全解釋。我們不妨回想,二十年前的教改,憑空「創造」了多少大學!無數技職學校、師範院校,換個牌子,就變成了「大學」,以致台灣的大學多達一百五十多所。這個數字,成了另一個「台灣奇蹟」,也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的異象。

如當年教改不鼓勵大學升級改制,現在就不會有這麼多大學搶食有限的生源。也不會有那麼多大學招不滿,更不會有「十七分上大學」的世界級笑柄。即便教育部仍要減招,衝擊也不會那麼大,不致出現六成大學要減招的可怕比率。

面對大學減招潮的來襲,教育部也提出了因應方案。包括繼續提供誘因,促使辦學不力的私校退場或整併;或由供應面著手,修改辦法,讓大學招生對象涵括社會人士,增加進修教育功能等等。

但在教育部絞盡腦汁想辦法替大學找學生的時候,政府卻主動的關上了另一扇門:陸生來台。過去五年,在兩岸關係緩解,各種交流蓬勃展開,陸生也成為面臨生源枯竭的大學最能救急的解決方案,不只大學,專科生也開始招收陸生。去年陸生來台破三千人,是五年前近千人的三倍之多。

正當各大專校院準備再積極擴大招收陸生之際,蔡政府上台,不認「九二共識」,這是對招收陸生的一記重錘。剛公布的數字顯示,今年陸生核定名額是二千一百多人,但只錄取了不到一千七百人,減少百分之十六。在兩岸關係急凍的情況下,未來陸生招收不會多只會少。

「讀大學」是無數家庭對子女教育的期待,也是階級流動翻轉最普遍與公平的管道。如今在少子化與人為因素下,大學集體面臨本國生源減少、外來挹注斷流的雙重困境。如何解決,蔡政府可有良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