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二十五歲、未婚王小姐,每逢生理期就經痛,不以為意,沒想到最近半年,不但經痛愈來愈嚴重,還頻頻拉肚子,生理期之外,下腹部也常常不舒服,求醫後才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醫師指出,不孕的病人經腹腔鏡檢查,約五成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因此不可輕忽治療的重要性。
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理事長曾啟瑞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是良性的,但擴散速度極快,影響遍及卵巢、子宮、輸卵管、腹膜,手術後仍有相當高的復發率,不可輕忽大意。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顏志峰說,目前標準治療方式是以腹腔鏡手術為主,術後搭配藥物降低復發率。為兼顧效果和安全性,日本、韓國醫界都已採用新一代口服黃體素,能直接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有效抑制,研究報告顯示治療效果頗理想,除了緩和疼痛外,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不會骨質流失,也更能預防復發。未來,新一代口服黃體素還可能用在術前縮小病灶,降低損傷,提高懷孕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