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一的班上有對雙胞胎兄弟,哥哥行動不便,在國文科的學習也比較慢,但態度很認真。
一天上課時,我讓班上寫國文習作,當同學們都快完成了,我走到他的身旁,卻發現他才寫了幾個國字;面對作文題目,他顯得十分膽怯,愣在座位上不知該如何下筆。
這孩子告訴我,他從國小就不會寫作文。他的文字能力真的不好,但我知道他是一個肯努力的孩子,因此鼓勵他:「作文只要符合題旨,就算只寫一段,也有機會得到一級分。你寫得少、寫不好都沒關係,但是不要空白,要盡你的全力。」
第一次段考,他的作文是零級分,但至少寫了幾個字;我也為此肯定他,不要空白就好,勇敢寫就對了。第二次段考的作文題目是「這一次,我終於做到了」,當我拿回作文試卷,覺得很欣慰,因為這孩子終於可以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完成一個完整的段落。
他寫道:「國小的時候,不會寫作文,所以都靠弟弟幫我想。到了國中還是不會寫作文,但是國中的國文老師告訴我:『沒關係,盡力就好,我們慢慢來,不要空白,盡我們的能力去寫就可以了。』靠著國文老師的指導,我終於會寫作文了。這一次,我終於做到了。」
孩子在作文中提到我,內心當然喜悅,但更讓我感動的是,他終於進步了!我知道,對於他來說,要寫好這一百多個字、完整表達出一個段落文意,是多麼不容易!當我讀著他寫下的這一字一句,總會想起那孩子努力寫作的模樣。
最後,閱卷老師給了他一級分。雖然,這只是一篇一級分的作文,卻讓我印象深刻,我相信,只要願意繼續努力,他還會進步,一定會愈寫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