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高惠宇
時事評論員
執筆人:高惠宇
時事評論員
在「川蔡通話」,和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接受訪問時明白挑戰美國長久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以後。現任總統歐巴馬十六日在白宮舉行任內最後一次年終記者會,他特別提醒總統當選人川普,勿輕言改變美國對兩岸的固有政策,特別是「一個中國」政策。否則,北京對此「會反應會非常強烈」,要川普「想清楚後果是什麼」。
任內自己不斷挑戰大陸南海政策的歐巴馬,認知到「中國處理一中的方式不會和其他問題一樣,甚至不會照南海問題這個已陷(中美)緊張的方式來處理。」顯示歐巴馬執政八年,對北京核心利益的了解。
兩個多月前,美國大選還打得難分軒輊,我曾在本專欄點出,旁觀兩黨選戰過程,人坐北京的習近平恐怕已經開始懷念歐巴馬了。當時幾個英、美大報都揶揄:中國人應樂見川普出線。因為川普在致力「使美國再度偉大」同時,不會插手太多地緣政治糾紛。他要取消TPP和退出氣候協議,讓中國可以成為亞太貿易的領導和氣候變遷的領袖。而川普粗線條的富商發跡方式,也讓很多短期致富的中國富有精英們,覺得與精明挑剔又反華的希拉蕊相比,川普更可親一點。
以不斷顛覆傳統和既有建制而當選的川普,選後繼續顛覆。最新的挑戰「一個中國」,攪翻了亞太地區原已不平靜的政治氛圍。
歐巴馬眼看事態嚴重,以剩下一個月任期的過來人提出了忠告。儘管這位黑人總統正有證據,嚴重懷疑川普的當選是拜(普亭支持的)俄羅斯駭客公布了不利民主黨資料所賜。歐巴馬說,中國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但也承認,必須視台灣為自有一套發展方式的實體來接觸往來。而「台灣人同意,只要他們能繼續保持某種程度自治,就不會推動並宣布獨立。這個現狀,雖然無法讓所有當事者都完全滿意,卻維持了和平,讓台灣成為相當成功的經濟體,而台灣人民也得以享有高度自決」。
歐巴馬有關兩岸政治現況的用語不是十分精確,但意思和方向是對的。台灣內部的「反一中」政治人物卻喜歡挑剔其用語,認為歐巴馬的思想還停留在四、五十年前,美國宣布一個中國政策的階段,希望美國新任政府與美國人民把台灣視為真正盟友,而非政治談判籌碼。
也有政治人物呼籲台灣各界發起「一人一信」運動,向美國及全世界宣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絕非歐巴馬口中高度自決的「自治實體」!
這些動作,是對川普言論的繼續搧風點火,川普本人可能會聽進去,並且進一步以不遵守華府建制與反對歐巴馬施政為理由,在「一中」上繼續唱些反調。目的是日後向北京要更多在貿易和經濟上的讓步,使川普對美國國內支持他的部分民眾有所交代!
毫無外交經驗和核心理念的川普,可能不會預想到北京或大陸的強硬派,以此遷怒台灣的後果是什麼。如果不是「川蔡通話」,台灣人民也不會有機會聽到中共的官媒和軍人恫嚇:可以在二○二○年發起台海戰爭,一舉收復台灣,中共的海軍、空軍可以巡航方式越過台海中線或設立「禁飛區」,宣誓主權。
川普的戲劇性表演,可以在美國專家和有經驗的幕僚調教下,慢慢修正,但台海兩岸失去信任以後的局面,我們得自己面對。準此,蔡總統和民進黨政府最近對川普言論沒有見獵心喜,保持冷靜,是可以嘉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