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撞死人事件頻傳,有立委提案將酒駕罰款提高。不論車輛持有人是誰,均吊照三個月,乘客也要罰一萬元。有學者認為是病急亂投醫,應斬斷源頭,才是釜底抽薪。
酒精是麻醉品,控制很難;酒後亂性失德,飄然上路神智不清,一場酒駕,導致許多家庭破碎,但有人以數萬元交保或判刑過輕,莫怪酒駕無法斷除。
基於市場供需原則,有人飲酒作樂,廠商就販賣酒類,一旦酒精入喉,難免酒後失態;喝酒不知節制,借酒壯膽逞強開車,是可預期的現象。故只能亡羊補牢,從當事人下手。
有些國家採代駕制度,如南韓餐廳酒店,只要客人喝酒,合格的司機就將酒客載回去,否則商家將接受處分。日本抓到酒駕,供應酒的商家、乘客都要連帶處分,商家和朋友不想被波及,自然想辦法避免。
為了全民生命安全,應提高酒駕的量刑,並請參考他國作法,改變台灣的勸酒文化,處分光賣酒沒刑責的餐廳,徹底切斷酒客的開車管道,才能降低酒駕事件的發生。
李台生(桃園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