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七十五歲罹患攝護腺肥大的林先生,兩周前吃感冒藥後異常頻尿,半夜要起床十幾次,無奈只有穿尿布。就醫檢查,發現為急性「尿滯留」,積尿四百毫升,如未及時治療,恐危及腎臟功能。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洪峻澤表示,尿滯留是指尿液滯留在膀胱內,解不出來;或是在排尿後,膀胱餘尿過多。典型是膀胱脹痛,一滴尿都解不出來;非典型症狀,膀胱不覺脹痛,只是異常頻尿,而積滿尿的膀胱,會一直滲漏出尿液。
洪峻澤說,造成尿滯留最常見因素為「尿道阻塞」與「膀胱無力」。阻塞如攝護腺肥大,其次為尿道結石、尿道狹窄、攝護腺炎等;此外,感冒藥常含有抗組織胺,會增加尿道及括約肌壓力,阻礙尿液排出。膀胱無力可能發生在股盆腔手術神經受損、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身上。
洪峻澤說,有些人服用安眠藥、喝酒、或睡前喝太多水,也會造成尿滯留。
洪峻澤提醒,綜合感冒藥、抗過敏藥、治療頻尿、急迫性尿失禁、膀胱過動症和腸躁症的藥,服藥後一旦出現膀胱脹痛排不出尿,或極端頻尿又排尿不多,應盡早就醫。尿滯留時間過久,都會對膀胱和腎臟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