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去年洗腎人口突破八萬人,健保支出高達四百五十四億元,其中占洗腎患者約一成的「多囊腎病變」卻無藥可醫。
台師大攜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動物中心及成功大學,耗時十三年研究,證實將研發的NGAL重組蛋白質藥物注射至多囊腎疾病鼠體內,能有效減緩疾病惡化,壽命也從原本二十五天延長為一百七十天,為治療多囊腎病變帶來曙光。
成大醫學系小兒科暨小兒腎臟科主任邱元佑表示,自體顯性多囊腎疾病是先天性遺傳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但等到腎臟囊泡增多時,肚子會漲,影響食欲,易感染急性腎炎。
邱元佑說,病人到七十歲約有七成五的患者會進入洗腎。此外,也有可能影響肝臟、胰臟、卵巢。
台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謝秀梅表示,這次研究將帶來治療多囊腎病的新契機,目前已申請多國專利,專業刊物《國際腎臟》(Kidney International)已刊登這篇論文,未來研究團隊將朝向開發重組蛋白質NGAL做為臨床試驗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