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龍水接受殘缺 心靈無障礙

朱慶芳 |2005.10.13
795觀看次
字級

【記者朱慶芳台北報導】愛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龍水,小時候因為視力不良常常吃虧,年幼好強的他不知道那是天生的弱勢,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他才接受事實。上了大學之後,他發現不少同是盲人的學長活得快樂自在,開始和他們學習拿手杖自己搭車,有了行動自主的能力,鄭龍水深深覺得盲人需要獨立自主的空間。畢業後,他抱著感恩回饋的心為盲人謀福利,展開了服務盲胞的組織運作。

鄭龍水曾協助成立「中華民國視覺障礙人福利協會」,創辦愛盲文教基金會,更以無礙的辯才,走上為盲人喉舌之路,獲選為中華民國第三任和第四任立法委員,三次入選國會十大優秀立委,是世界第一位視障國會議員。這些經歷和頭銜,沒有改變他熱情開朗的性格,他溫暖誠懇的形象,讓人樂於接近。

他強調唯有接受自己的殘缺,才能走出封閉的自我格局,而身心障礙者需要的,就是面對身心障礙的事實,爭取心靈無障礙的空間。他本來認為拿了手杖就是承認失敗,是學長給他很好的示範,證明拿了手杖後學會自己走路和搭車,才能擁有自己的權利和快樂,而不管苦著臉或笑著臉都要過日子,鄭龍水選擇快樂過好每一天。

多年努力,鄭龍水促成視障教育、就業等相關法令的放寬與改進,推動有關盲人就業的權益,近年來更在多所學校與機構演講、授課、參與座談等,廣宣愛盲護盲的理念。他覺得閉起眼睛做得更好的事是「看到肉眼看到的東西背後更深一層的意義,看不到肉眼看得到的具象誘惑。」他總覺得在這種思維下更簡單清楚,裡外一致,沒有什麼需要隱瞞的。

鄭龍水的故事今晚七時十五分於中央廣播電台「寶島溫情」節目中播出。收聽網址www.cbs.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