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真善美傳播獎暨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昨頒獎,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中)及與會的貴賓與獲獎人合影。前排右起郭壽旺、趙怡、張作錦、慈容法師、安虎生、李四端、心保和尚、吳伯雄、李瑞騰、李永平、黃春明、趙麗雲、楊錦郁、覺培法師、覺元法師。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華人圈的年度盛事——第八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與第六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昨天在台北道場舉行聯合贈獎典禮,無論是傳播獎還是文學獎,得獎作品的質量年年提升,不僅發揚社會真善美的精神,也激勵華文文壇爆發出驚人的創作能量。
「星雲真善美傳播獎」主任委員高希均身體微恙,昨天依然堅持出席。他表示,星雲大師相信台灣的媒體當可發揮積極向上的功能來救台灣,故設立此獎。台灣電視界的李四端與中國大陸廣州媒體的向熹均是兩岸中壯年的傑出典範;樹立了媒體的專業、公正與信賴。來自中國大陸的安虎生,無懼外在環境的艱困,創辦了「佛教在線」,傳播佛教文化,就是在人心的幽微谷底引燃美好希望。
新聞報導 有熱點也有亮點
「社會前進獎項」分為「台灣真善美感人事蹟」、「兩岸與國際視野」兩大類,本屆得獎人數高達二十六位。他說,「台灣一些優秀媒體的報導和社會脈動逐漸彼此呼應,共同關注如何從社會失衡、經濟困頓、生態危機、兩岸僵局中尋求台灣突破的新力量。」高希均表示,按照《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的說法,這些報導是既有「熱點」,也有「亮點」。
今年增設的「網路原生媒體獎」,傳播獎委員郭壽旺表示,「上下游新聞市集」報導主軸從本土農業議題延伸至國際經驗和案例,為台灣網路原生媒體的經典;而曾在非洲蹲點的青年創建的「wowAfrica阿非卡」,跳脫西方媒體觀點,專注非洲國家和議題,也獲評審肯定。
深刻筆耕 讓人讀來很有感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馬裔作家李永平獲頒貢獻獎。文學獎主任委員李瑞騰表示,相較於前幾屆得主,李永平雖然年輕,但文學上的貢獻依然卓越。尤其「月河三部曲」系列作品,前後歷時十三年,呈現出氣勢磅礡、幽婉動人的雨林故事。此外,他曾任教於多所大學,還參與創英所的規畫經營,培養了台灣許多年輕作家,也是翻譯家,對華人文壇影響深遠。
李瑞騰評析,要顧及史學高度又要有文學的虛構想像並不容易,這也是「歷史小說」首獎前五屆一直從缺的原因,他說,「台灣文學愈來愈輕薄短小,歷史小說是十幾萬字,有點逆時代在走,卻是非常重要的文類」,在堅持五年的漫長等待後,今年首獎由朱致賢的作品《樂土》拿下。
「報導文學」是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驕傲的文類,以關心社會面向為書寫題材,今年首獎由顧玉玲的《長途漫漫—台北捷運潛水夫症工人追蹤紀實》奪得,李瑞騰表示,作者一直在替這群罹患捷運潛水夫症的工人爭取權益,作品精采,讀來很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