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農村留下的老舊汲水幫浦。圖/CH
文/劉月雲
和朋友逛新竹新埔老街,街旁有座骨董級的手壓式汲水幫浦,朋友玩心大發、迫不及待的衝過去汲水取樂,清涼的地下水讓她開心的直呼「好好玩喔!」而我看到久違的汲水幫浦,卻是想起童年時的一場汲水意外。
民國五十年代,鄉下取水多半是使用汲水幫浦,而我每天提著兩個水桶到屋旁公共的汲水幫浦來回汲水回家把水缸注滿,就是媽媽分配給我的家事。
當時, 讀小學的我身形瘦弱,得弓著身子、用雙手使盡力氣才能反覆壓下汲水幫浦的把手,等水桶水滿了,再一手一個水桶的提回家注入水缸,一天總要來來回回好幾趟。我視之為苦差事,小我兩歲的小弟卻覺得可以玩水是好玩的遊戲,老要跟著我去汲水,我嫌他小,礙手礙腳,從不准他跟著。
一天黃昏,水缸水快沒了,我急急忙忙地提著水桶往外跑,心想得趕在媽媽煮晚飯前把水缸注滿水呢!一心焦急的我沒料著小弟竟偷偷跟在我身後,我忙著使力汲水,突然身後一聲「哇──」畫破天際的慘叫聲!我回頭一看,小弟滿嘴鮮血,號啕大哭,原來汲水時,汲水幫浦的把手一上一下的竟不偏不倚的撞斷他的一排門牙!
看到弟弟滿嘴的血,嚇得我抓著他的手飛奔回家,不斷的驚喊「弟弟吐血了、弟弟吐血了.......」爸爸一把抱起弟弟往診所跑,醫生說是牙齒斷了幾顆在流血,不是吐血啦!
後來,小弟的牙齒怎麼處理我已無印象,但從此「無牙仔炎」的綽號卻一直跟著他,即便他入學了、長出恆牙了,也長大了,左鄰右舍還是「無牙仔、無牙仔」的叫。小弟生性粗線條,總是一副無所謂,聽在我耳裡,卻是無比內疚!即便已過數十年,還是要再說一次,小弟,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