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天工神巧懸空寺(下) 文/林伯謙 |2016.11.30 語音朗讀 22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林伯謙 渾河從寺前山下流過磁窰口,河道已進行整治。 懸空寺門檻以鐵皮包覆,因遊人眾多而磨損。 (圖╱大腳丫) 圖/林伯謙 鄭洛曾在山西都督軍務,過此登寺題詩。 文與圖/林伯謙 即使懸空寺是三教合一道場,從徐弘祖的日記或明清詩人吟詠,都可知寺內常住為僧人。題遊懸空寺的詩歌,除了清順治年間渾源知州張崇德等人纂修《恒岳志》卷下附錄多首外,像明代黎民表《瑤石山人稿》、楊巍《存家詩稿》、焦源溥《逆旅集》;清代曹溶《靜惕堂詩集》、陳僖《燕山草堂集》、李予望《宮巖詩集》、張開東《白蒓詩集》、湯貽汾《琴隱園詩集》、楊深秀《雪虛聲堂詩鈔》等,皆各收錄己作,可惜未見後人將之集成專冊! 由於明代鄭洛題詠〈早過懸空寺〉、〈登懸空寺〉二首,碑刻嵌於寺內崖壁上,因此最為知名:「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谿通。山川繚繞蒼冥外,殿宇參差碧落中。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昨過招提故不登,重尋蘭若問山僧。峰頭青鳥來還否?洞口白雲去未曾。誰結丹梯高萬丈?我聞佛法演三乘。憑虛頓悟心無住,好步禪關最上層。」 《明史》卷二二二記載鄭洛,字禹秀,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進士,「萬曆二年(一五七四)由浙江左布政使改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移大同,加右副都御史,入為兵部右侍郎。」其後又以左侍郎總督山西軍務,對邊防貢獻甚大。此二首詩先寫殘月未落,車行遠望懸空寺的景觀,扣緊詩題「早過」,於是有意停車登寺,卻猶豫寺中可有如慧遠一般的高僧能夠相談契心?第二首詩才真正登高,看著鳥還雲去,描寫他因寺院凌空憑虛而頓悟無住此心的第一義,體現禪法境界的高深。 當我走下懸空寺,正巧見一位漢子用扁擔挑兩大桶清水在寺門前歇息,問他挑水去哪兒?他說早晚都要運兩桶水上寺。當時只為他感到辛苦;管理單位能未雨綢繆,做好安全防備,也屬不易!事後又回想,才知殿堂上鎖的地方,應是有人早晚在此顧守,以防萬一,可惜寺內無法拍照。 新聞報載去年十月,懸空寺上方崖壁因風化和強降雨之故,導致山石崩落,砸毀鼓樓上的吻獸和部分琉璃瓦,為了遊客及文物安全,懸空寺暫時關閉,遊客只能購買頭道門票,在景區下方遠眺。直到今年夏天,懸空寺才修復竣工,重新對外開放。「峭壁如屏幛,懸空不著根」的奇景,唯有親自登臨,才能感受造化與人工交揉的雄偉精巧。 前一篇文章 【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不丹宗堡(下) 下一篇文章 【名著探究】閒話混世魔王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國寶探究】雲岡與敦煌石窟的比較(中)國寶探究 雲岡與敦煌石窟的比較(上)【雲岡曇曜五窟的造像】 曇曜五窟帝王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