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是知情識趣的款待之道

李碧華 |2016.11.26
2032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李碧華

「我願意」咦,這三個字,好像在婚禮進行曲中常聽到。沒錯,你情我願的點頭,難道只出現在終身大事嗎?是不是,在面對顧客時,也可以大聲的說出,「我願意,我願意為您服務。」

相較於美式的「幽默」與日式的「禮貌」,台灣人服務有一種富含人情味的「可愛」。在中華航空董事長高級顧問蘇國垚看來,二十一世紀所有行業都是服務業,只要是必須跟客戶接觸,呈現、包裝,舉凡旅遊餐飲、金融、教育、設計、媒體、醫療等,沒有一項可以脫離這個範圍。

愈來愈多律師、醫師及會計師等專業人士主動把社會需求與自己的領域結合一起;帶著這樣服務的心,更多人因此受惠,善性循環漸漸擴散在風氣裡。「我們已然站在服務業的世界,但真正了解什麼是好服務嗎?面對提出無理脫序行為影響到其他人的顧客,該如何應對,才能安撫客人情緒、化危機為轉機?讓顧客、服務人員都有台階下,甚至還能贏得客人稱讚。」蘇國垚分析,擁專業自重、視服務為低層,恐怕不是明智之舉;因為服務是種能力,與人接軌的能力,想出類拔萃,絕對跟它脫離不了關係。

咖啡店老闆蕭香研則說,開店需要技術好、氣質優,也對咖啡抱有熱情的員工。帶位子、送餐牌、倒茶水、回答食物知識都沒錯,但實際上,這些行為只是行業的「基本工作」,如同祕書接待訪客,聽電話、收發email、開會做記錄,管理老闆行程是一樣的,無非只是例行的工作而已。

然而,「服務員」和祕書社會地位卻是差異明顯的,為什麼?就是用心,反應與感受的不同,服務員對流程若事先背熟,靈活機警,必能讓業績往上升,在基層建功,如此一來,就能發揮最流行的人工智慧,絕不會被機器人取代了。

蕭香研說,服務是讀人、讀心,將心比心的款待之道,要知情識趣,要以客為尊。「帶位」雖是刻板的進門接待,但「真誠貼心的帶位」就有不一樣的層次。舉例來說,把有小寶寶的客人帶到較可跳動的一區,又把情侶安排在獨享的僻靜一角,這就是有「服務心」,看見有客人微微的受涼咳嗽,就盡力安排遠離出風口的舒適位置,為團隊多盡點細微末節的觀察。當觀察到一個會心的程度,就熱情叫出,「某小姐,您今天還是老規矩嗎?」或「某先生,照例還是飯後要熱茶嗎?」試想,被稱呼的老顧客能不深覺感心,再度光臨嗎?

更直接來說,當顧客提出問題,可以簡單直接的回絕「不清楚、沒辦法、這不是我的範圍,」也可以換一個角度,婉約的回答「好的。請您等一下,我立刻幫您詢問。」為什麼不選前者呢?非要以顧客最難接受的三個字「不知道,」來踩地雷,把生意轟充出門。

聖經箴言裡提到「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在銀網子裡。」人生需要導航,EQ可以學習,客人千百種,應對進退是一門必修學問。蕭香研說,服務讓人學習處理問題,讓事情有個正確次序,訓練你做出好的回應,減少觸發地雷的機會,「畢竟大部分的人只要看到你為他做出努力,多少都會心存感激。期許自己做一個有品格的客人,一起引導台灣走向更新的服務文明。」她鼓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