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84)

星雲大師 |2016.11.24
1997觀看次
字級
大陸山東蓬萊閣 圖/新華社
圖/資料照片
無常 法性本無常,亦不墮諸數。譬彼空中雲,當體即常住。聖凡皆過客,去來無二路。是生不是生,非新亦非故。智眼明見人,此外何所慕。 ──明‧憨山大師

無常

法性本無常,
亦不墮諸數。
譬彼空中雲,
當體即常住。
聖凡皆過客,
去來無二路。
是生不是生,
非新亦非故。
智眼明見人,
此外何所慕。       
──明‧憨山大師
【作者】
憨山德清(1546~1623),字澄印,號憨山,法號德清,諡號弘覺禪師,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憨山幼年即懷出家之志,十一歲至報恩寺西林永寧禪師門下誦習佛經,兼通儒、道。
十九歲拜見棲霞山雲谷法會禪師,讀《中峰廣錄》,決意參禪,遂返回報恩寺剃度出家。因讀《華嚴玄談》,崇敬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澄觀大師,自字澄印。
曾致信紫柏真可禪師,二人在即墨相遇並相談一晚,從此成為一生至交。
中國禪宗祖庭曹溪經過憨山整治後恢復舊觀,被尊為曹溪中興祖師,圓寂後其全身舍利供奉於韶關曲江曹溪寺(今南華寺)。
【賞析】
「法性本無常,亦不墮諸數」,一切法的體性是無常之相,不會墮入各種有計量、有分別的有為法中。好比天空的白雲,當體就是常住不滅,無有定相就是它的定相。
「聖凡皆過客,去來無二路」,在這個世間上,不管凡人或聖者,都是人生的過客,「是生不是生,非新亦非故」,生生滅滅,來來去去,並沒有所謂的新或舊,新即是舊,舊即是新,新與舊並沒有什麼不同。
「智眼明見人,此外何所慕」,一個有智慧的人可以見到此中的虛幻不實,自然不會在種種外境上生起貪戀和執取的念頭了。

【佛教問題】
何謂「不二法門」?如何在生活中實踐?

「不二法門」出自《維摩經》,是維摩居士和許多菩薩、羅漢論道的公案。
從不二法門來看,生死是一個;生了必定要死,死了還會再生,生死是一體不二的。有和無也是一個;如一個茶杯,裝了一杯水,這是有,但是大家所看到的茶杯是假相,茶杯是紙漿做的,紙漿取自木材,木材來自大樹,大樹要集合宇宙間的陽光、空氣、水份、泥土等因緣才能成長。所以,宇宙之間其實只有一個,叫做「緣起」──有因緣才能生起,沒有因緣,連世界都沒有。因緣,就是真理,就是不二。

──節錄自《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下)》〈佛教對修行問題的看法〉

人生無常
文/星雲大師

每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老死辭世,就是一生。
人生數十寒暑,經歷無數事情,也有種種譬喻:人生如旅程,應盡情遊歷;人生如歌曲,應盡情吟賞;人生如朝露,應及時把握;人生如風箏,應盡情飛揚……。人生還有許多譬喻,列舉四點:
第一、人生如舞台戲劇:舞台上生旦淨丑,忠奸善惡,演古演今,演盡各種角色,演盡人生的悲歡離合,演完這齣換下一齣;舞台上男女老少,喜怒哀樂,穿梭中外,演不盡的生死輪迴,演完此生接著演來生。
無論劇情是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抑或是荒誕可笑,謬論無稽,一旦舞台落幕了,一切都將歸於空幻。
第二、人生如逆旅過客:人的出生,就像是旅客住宿,有的旅店豪華高貴,或者破落窮酸,所有設備供客人盡情使用;人的死亡,就像是旅客退房離去,旅店裡的東西不管奢華或便利,無論喜歡不喜歡,都要回歸旅館。
世間好比是個大旅館,有的人只來一下子,也有人暫居百年歲月。生時的親人、朋友、財產、事業,都是暫時擁有,一旦離開「世間旅館」,一切東西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第三、人生如大海一漚:常有人感嘆,蒼天之浩瀚,人兒甚渺小,也有人比喻自己是大機器裡的小螺絲釘,或者也可以說,人生如大海一漚。
大海波瀾壯闊,包容萬有,大海裡,船過不留痕,魚行不留聲。大海給人方便,給人自由 ;大海讓人開闊,讓人謙虛;在大海裡,每個人可以任運悠遊。
第四、人生如睡時夢幻:許多人都曾作過夢,夢中上山下海,周遊列國,夢中有天人、神仙、餓鬼、畜牲,變化無窮。作美夢時歡笑,作惡夢時驚懼,如同永嘉大師所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醒之後,歡笑、淚水都是「黃粱一夢」。
現實的人生也如夢般的幻化,忽而樂翻天,忽而苦斷腸,這些苦樂終會事過境遷。人生如夢,有什麼值得萬般計較呢?還不如敞開心胸,笑看人生。
這些譬喻似乎把人生說得無常渺小,事實上是要我們對人生警醒,看待權位名利,如空花水月;面對稱譏毀譽,當作是一場夢。
菩薩總在空花水月中作道場,點醒人們在每個當下要清醒,在每個經歷中積極的學習。生命如朝露,應該及時把握。人生之喻有四點:

第一、人生如舞台戲劇。
第二、人生如逆旅過客。
第三、人生如大海一漚。
第四、人生如睡時夢幻。

──摘自《星雲法語》第七冊 p.147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