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蕭錕
【雲水一沙彌──李蕭錕書法首展】
展期:即日起~12月21日
茶會:11月27日下午兩點
展地: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南海藝壇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3號
文與圖/李蕭錕
去年,因為前國立藝術教育館鄭乃文館長的盛邀,才允諾在今年十一月,配合南海學園每年一次的「漢字文化節」,有幸在藝術教育館舉辦生平第一次的書法個展。
事實上,我並沒有什麼心理預期,一定要展出什麼內容,但也許是教書的職業習性,慣於為學生們示範臨摹,幾乎各家各體多半涉獵臨習,展出的類別也呈現多樣化,尚且,因為好長一段時間學佛習禪,偏愛佛經禪語,形式內容多數不離經文公案,包括三年多來在高雄六龜諦願寺抄寫的百餘尺的篆書佛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巨大長卷。為數不少的作品書體,擴及嚴整的楷書、隸篆,到開放的行草,甚至有極端恣意的長卷狂草;也包括從傳統基礎的筆法章法,進階到自運的創意筆法,更走進當代非文字系列,帶著抽象視覺經驗強烈的色彩對比,所謂彩色書法,也另類地混搭於展場中。
又,館方慈悲,特別另闢一間篆刻的展室,展出包括圖像小沙彌與經文結合的成套佛經印章,含二套各五十四方印石的〈心經〉,一套八十六方印石的圖文並具的〈大悲咒〉,外加一組五十方訴說兒時甜美回憶的〈台灣圖騰〉。
除此,佛經篆刻完成後不到一年,又應好友之邀,花了兩年的時間,刻了一百方〈百美圖〉印章,也是這次展覽中最具挑戰性,艱鉅卻甜美的大型篆刻系列。
除去在石頭上的印章創作,曾在鶯歌陶博館及三年前應邀在捷克布拉格美術館展出的三十方彩繪陶印,也一併列席,出現在這次的展場。
這次的展出,內心憂喜參半。
憂的是,三個展區展項繁多,像極了販售藝品的藝品雜貨店,庸俗拙劣,我怕有著六十年歷史、象徵國家門面、老字號招牌的國立藝術教育館,因為我的展出,破壞了國人心中原有的美好形象,於此先向館方及來賓觀眾致上萬分歉意!
此外,我終於有機會,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空間裡,清楚且完整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原來四十年漫長的書法學習,只不過是一場戲夢塵影,空華水月;自以為是挑負大梁的主角,等戲演完了,才發現原來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不成氣候的跳梁小丑!
喜的是,多年以來,很多朋友、學生及家人的催促,特別是在天堂的爸媽在世時的殷殷期盼,今天,終於可以交差了!
民國八十五至九十五年間,我在華梵大學美術系任教時,皈依華梵大學創辨人曉雲法師,修習禪法,我在她的眼底,不過是一個不經世事的稚幼小沙彌,且因吃齋茹素,長年奔波在外,像個雲水僧,這次的展覽,我稱之為「雲水一沙彌」,因為佛門講「萬法唯心」,作品再多再好,都是「心」在作用,意不在作品,意在觀賞者在觀賞作品的當下,可以見到小沙彌的「初心」,也見到觀賞者自己的初心,見到自己清淨無染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