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罹患肌張力不全症,發病時全身捲縮如麻花,台灣每十萬人約有三十九名患者,推估全台灣約有八、九千人,僅有二十四名病人接受深部腦刺激術手術治療,不到百分之一。
花蓮慈院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表示,肌張力不全是一種肌張力異常的動作障礙疾病,只有肉毒桿菌能局部緩解症狀。全台灣僅有二十四名病人接受深部腦刺激術手術治療,除了許多民眾不了解而躲在家裡之外,手術治療沒納入健保,高昂的醫材及手術費用也是病人無法接受手術的原因。
五十一歲的吳國正,四十歲那年出現嚴重肢體扭曲,不停扭轉翻滾,頭撞牆,甚至摔到床下,踢傷在旁照顧的媽媽。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深部腦刺激術才恢復正常生活,但電池沒電後,回復全身不受控制的狀況。
陳新源表示,新引進的充電式電池,平均使用九年,讓病人跟家屬安心久一點,期望肌張力障礙能納入健保,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