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傳統與現代,國父紀念館未採用斗拱而以小樑取代簷椽的唐朝風格,宏偉有氣勢,巍峨莊嚴地座落在十萬公尺見方的平地中央。叢林花草圍繞,屋頂使用釉面,灰色大柱頂起翹角像大鵬展翼的黃色大屋頂,突顯建築物和環境的對比,樸素中又不失應有的細緻,使人景仰,也感到力與美的結合。圖/國父紀念館提供
【館長的話】
多元化的特徵
館長林國章為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歷任國立國父紀念館副館長、國立國父紀念館編審等職。圖/國父紀念館提供
文/記者李碧華 圖/國父紀念館提供
結合傳統與現代,國父紀念館未採用斗拱而以小樑取代簷椽的唐朝風格,宏偉有氣勢,巍峨莊嚴地座落在十萬公尺見方的平地中央。叢林花草圍繞,屋頂使用釉面,灰色大柱頂起翹角像大鵬展翼的黃色大屋頂,突顯建築物和環境的對比,樸素中又不失應有的細緻,使人景仰,也感到力與美的結合。
入口大廳的國父銅像,基座刻有孫中山先生以毛筆親自書寫的《禮記·禮運》首段,第一句為「大道之行也」,最後一句為「是謂大同」。楊英風與楊奉琛父子古今遇合的雕塑「六器」於中山碑林戶外展出,以「天,地、東南、西北」與國父銅像相互輝映,可見到藝術家觀察自然、體驗自然,在其中理解生命的法則。
「劉蓉鶯水墨花鳥創作展」則兼具東方潑彩韻染及西方光影變化,超凡脫俗、凈極生動,滋生潤物細無聲的體悟。學院派出身的她保留古人的精髓,卻又能跳脫成規賦與新意的花鳥作品,走出自己獨樹一格的畫風。
「韶光四季─蘇憲法回顧展」以飽滿的色彩與充滿詩情的畫風吸,取「靜觀自然更迭如生命跌宕的軌跡,各盡其美且生生不息」的「意境」,越見濃厚東方詩情的櫻花與荷花系列創作,在不同年代,展現特意風格。
【館長的話】
多元化的特徵
館長林國章為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歷任國立國父紀念館副館長、國立國父紀念館編審等職。
林國章說,國立國父紀念館是孫中山學術研究單位,提供文化藝術展演,推廣生活美學的專業性多功能文化博物館。精緻典雅的建築風貌,兼具有名人紀念館、表演廳、藝術展覽、文化觀光園區等多元化的特徵。
目前擔負的四大使命是,一、提升本館專業形象、弘揚中山學術思想。二、加強文物史料蒐集、積極文化創意行銷。三、遵循文化發展政策、擴充文化藝術職能。四、靈活開創經營效益、擴大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