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台灣媒體不重視國際新聞?

文/梁東屏(東南亞問題專家) |2016.11.17
2856觀看次
字級

文/梁東屏(東南亞問題專家)

幾天前,網路募資平台SOS在台北為我辦了一場名為「記者飛行日記:國際新聞工作者的日常」分享會。分享會場地不大,大約容納七、八十人,但坐滿了,辦得相當成功。讓我動容的是,參加者絕大多數是年輕人,有不少是新聞工作者,可見他們對國際新聞這一塊,有一定程度關心。

我長達三十年新聞工作生涯,二十六年派駐海外,算是有資格談談這方面問題。現場提問,有個共通點,大家都認為不管是媒體或閱聽大眾,都不重視國際新聞。

這一點的確是事實,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台灣不注重國際新聞由來已久,這牽涉到媒體主其事者的眼界和責任感,遺憾的是,幾乎所有台灣媒體,都把資源集中在報導島內新聞,相對國際新聞報導,十分疲弱。

注重台灣的新聞並不是不好,也有必要性,但台灣媒體在這方面,似乎走火入魔,已經到了雞零狗碎、不分輕重的地步。

問題是,這類新聞還有一定的市場,媒體就一窩蜂在裡面打轉。換句話說,台灣媒體經營策略跟著市場走,鮮少有「主導市場」的眼光與氣魄。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新聞不受重視是很自然的。

台灣媒體呈現的國際新聞,幾乎清一色翻譯自國際通訊社。新聞量不成問題,品質或真實性就令人存疑。

當天分享會我舉一個例子,二○○三年採訪美國攻打伊拉克戰爭,到了巴格達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巴格達市內像樣的政府建築都被打爛了,唯有石油部的建築完好無缺,連一個彈孔都沒有,被美軍團團圍住保護,接受我採訪的美軍指揮官坦言,他們那支部隊從科威特長驅直入,唯一任務就是第一時間趕到石油部,好好保護。

我當時在《中國時報》發表那篇報導,美軍攻打伊拉克絕非他們口稱伊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佐證。國際通訊完全沒有提到這一點。台灣媒體除了《中國時報》,都隨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作文章。

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當選總統的新聞也一樣。台灣媒體連篇累牘隨著國際通訊社起舞,對川普當選總統大表驚詫,鮮少有「狂人為何會當選?」這方面分析,深入報導。

川普絕非「狂人」,他只是用激烈的語言,說出美國真實面對的問題。他所提出的解決方法,也許有些匪夷所思,上任之後必然會調整。這些,不是很值得探討嗎?

另一個例子是緬甸。長期以來,在西方媒體影響之下,絕大多數人認為緬甸只有「翁山蘇姬」所代表的民主、人權。實際上,緬甸有很多更嚴重問題。舉例說,緬甸持續長達六十年政府軍與少數族裔武裝力量,乃至於少數族裔間的衝突,至今無法解決,是嚴重影響國內和平,成了各項發展的難題。

簡單說,台灣不重視國際新聞,主要是媒體主其事者不願意在這方面用心、投資,只倚賴大家都能取得的新聞來源。如此如何能呈現可讀性高的國際新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