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 首重體內環保和運動 文/食療系料理家沈曼江 |2016.11.12 語音朗讀 18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想保健、維持體態,需攝取大量的膳食纖維。水果中富含膳食纖維,最好白天食用。圖/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提供 每日一定要補足兩千到三千西西 的水分,喝水對排毒及解除宿便相當重要。圖/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提供 當身體透露出疲倦或開始小毛病不斷,就要為腸道補充好食物,如補充益生菌、優酪乳。圖/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提供 想要真的年輕並不是只做表面而已,「體內年齡」才是真正維持最佳體能與體態的指標。最快的方法應該從平日的作息、飲食與運動三方面調整,才能讓體態與體力保持最佳狀態。 「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累?」把這句話當開場就知道大事不妙了,感到不便卻又無計可施,這就是中年以後常會面臨的煩惱,甚至還有其他疾病的隱憂。四十歲以後的疲勞感,其實是免疫力下降的象徵,甚至一覺醒來,疲勞的狀況仍不稍減(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率升高)。 想要真的年輕並不是只做表面而已,「體內年齡」才是真正維持最佳體能與體態的指標。根據數據顯示,台灣人的老化程度位居全球第二,百分之四十的台灣人身體都有提前老化的跡象,研究報告更顯示提前老化將近三十歲,而其中又以女性比男性的老化程度來得更加明顯。 其實,延緩老化最快的方法應該從平日的作息、飲食與運動三方面調整,才能讓體態與體力保持最佳狀態。平時,多關注自己的外在與內在,當身體開始變化,你會敏銳地知道,這才是愛自己的表現。 「腸」保年輕,首重順暢力 我身邊很多朋友,甚至是我自己的親身體驗,如果排便不順暢,皮膚、氣色會跟著黯淡之外,腹部容易發脹,甚至跟著「口氣」不太好,有時臉上還會莫名地冒出痘子。便祕是很多女性共同的困擾,而便祕造成體內囤積廢物,久而久之自然會影響健康。 其實大腸是最容易被忽略、卻也是疾病最多的器官,許多好發於中老年的慢性病都跟「腸道」的健康有密切的關係,因為身體百分之七十的免疫系統位於腸道。因此,只要腸道健康自然能增強免疫力,不僅降低疾病的罹患率,還能延緩早衰的機率。 上班族最常面臨的問題就是無法避免必須長時間久坐。在多坐少動的狀況下,循環與代謝也會跟著遲緩,更別說想要通暢排便甚至排毒。這也是我很多女性朋友的困擾──因為代謝變差了,囤積的脂肪與毒素開始不知不覺地偷走健康與原本窈窕的體態。這不可能是短時間內能造成的結果,而是每天飲食與生活習慣累計的總和,當你發現身材開始走樣時,那只是證明某種你所不知道的錯誤正在回饋給你。 「腸」保健康,可以這樣吃 1. 食用益生菌、優酪乳。 維持腸道好菌很重要,因為腸道的細菌數量是固定的,若壞菌增加,好菌就會跟著減少。當你的身體透露出疲倦或開始小毛病不斷,就要為腸道補充好食物。而若真的繁忙,可以補充益生菌、優酪乳,不管是單吃或是加進果汁、料理中。美國部落格天后莎拉.布里頓在所著《新生機文化》中就將益生菌、優酪乳加入她的沙拉料理中,讓益生菌、優酪乳跟隨著料理入口,讓腸道好菌滋養。當腸道回春,你最先有感的便是皮膚變得有光澤,排便順暢。 2. 養成大量攝取「高纖」的習慣。 如果真的要改變飲食習慣,我會鼓勵要調整肉類食材與高纖蔬菜食用的比例,大量攝取高纖食材。 3. 多喝水,攝取適量足量的水分。 不只女人是水做的,每個人都要攝取充足的水分讓身體能夠正常的運作。起床後的第一杯水是非常重要的,並且依照每個人的體重條件等,每日一定要補足兩千到三千西西的水分,喝水對排毒及解除宿便相當重要。 4. 喝茶腸保年輕。 中國人熱愛喝茶的程度可以回溯到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因為愛喝茶,所以古時中國的中上階級家中一定有一套專屬的茶具來享受飲茶的樂趣。喝茶對身體的好處很多,茶中所富含的茶多酚、兒茶素及茶黃素不僅能降低罹患疾病的機率(如降血糖、血脂等等),甚至也能降低罹癌的風險,並產生抗癌的作用,而其中的好處也包括對抗自由基,延緩衰老並增加身體機能。但喝茶,還是要像買菜一樣考究其生產來源,並且盡量能夠自己泡,且茶葉的量要適量,茶水的比例最好是一比五十的量最適宜,但切忌濃茶,任何食物過與不及對身體並沒有好處。 (摘自《食療力2,一位療癒者的身體賦活餐》,帕斯頓數位多媒體出版) 前一篇文章 熱血家庭藥師 提供專業服務 揪感心 下一篇文章 身體動動 解除發胖的隱憂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7雲梯2025.07.0108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9【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10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 5大控脂對策,遠離高血脂!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養眼專欄】 眼睛為何會提早老化?中暑也分陰陽 4祕訣讓你安度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