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孩子易衝動、有攻擊行為、常違反社會規範、不考慮後果,國內研究發現,這些可能不只是青少年叛逆或故意冒犯,而是腦部功能有缺損,其中一個因素是腦中血清素分泌不足,若未加以治療,有可能延續到成人階段。
過去研究認為,血清素與大腦的情緒調節有關。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研究,發現血清素不僅調節情緒,也與衝動控制有關。
葉啟斌指出,青少年中,男生約有百分之六至十六、女生為百分之二至九有行為疾患,會出現違規行為、侵犯他人的身體或財產,同時合併注意力不足或過動等,這些人有一成將來長大後會出現反社會人格。
他又篩選出十四名平均年齡二十六歲,有反社會人格的患者,發現他們小時候幾乎都有過動症狀,且進一步檢查發現,腦部血清素也比一般人少,推測他們青少年時期的行為問題持續到成人階段,有部分原因可能來自腦部功能缺損始終未好好治療。
但葉啟斌表示,究竟是血清素分泌不足導致行為偏差,還是行為偏差導致血清素分泌不足,目前還無法驗證因果,但確定血清素與衝動控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