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農業局舉辦「耶誕惜食分享節」,推廣販售NG蔬果,並教導民眾如何利用賣相不佳的蔬果、即期品或剩食,製作美味的料理。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新北市農業局舉辦「耶誕惜食分享節」,推廣販售NG蔬果,並教導民眾如何利用賣相不佳的蔬果、即期品或剩食,製作美味的料理。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本報新北訊】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總量三分之一,為更妥善分配食物,新北市府建構「惜食分享網」媒合供需,將果菜公司、公有市場等,即期但品質良好的蔬果,供給全市獨居老人、中低收入戶。
分享網已試辦一季,訂下月正式啟動,目標明年支撐至少四萬戶弱勢家庭。
環保署統計,台灣人均廚餘量每年達九十六公斤,家戶總廚餘量則高達一百八十萬噸。
這些足夠製作四十億個便當、供應二十三萬中低收入戶家庭孩童,從幼兒園到博士班等二十年營養午餐費,足見食物並非不足,而是沒有被妥善使用分配。
新北市社會局為擴展「惜食」理念,今年再推「惜食分享網」機制平台,讓家戶、市場、賣場裡即期或賣相不佳蔬果食品,轉送給列管獨老、弱勢家庭。局長張錦麗表示,「惜食分享網」試辦三個月期間,儘管風災影響產量,但光是三重果菜公司所捐贈即期、未批發出去的蔬果,每月平均可達三千公斤,而量販店愛買,也提供保存期限仍有三個月以上食品,目前已捐贈上百包食糧。
張錦麗表示,惜食分享網啟動後,民眾也可到各大賣場、市場的惜食站點捐贈家中餘裕食材,物資將由社會局統籌,分配到全市約六十九處社區關懷據點料理,供應在地獨居老人、中低收入等弱勢戶,未來將循序開放生鮮食品捐贈,目標明年支撐四萬至六萬弱勢戶。
推廣「惜食」概念,新北市府本周起連續五個周末舉辦課程,教導民眾如何運用NG醜蔬果、即期品或剩食,製作美味料理,也邀請專家傳授保存食物、延長賞味期限的正確方法。
連續5個周末
教做剩食變盛宴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耶誕惜食分享節系列課程,除了教民眾如何把剩食變饗宴,也傳授延長賞味期限的正確食物保存方式,多元料理方法其實從日常生活就可做起,也可進一步認識剩食危機與問題。
李玟說,蔬果產銷過程難免擠壓,導致賣相不佳滯銷,農友、菜商只得直接丟棄,但其實賣相不佳的蔬果,營養價值與口感與一般蔬果無異,因此農業局兩年前,開始在新北市樹林、三重、蘆洲、淡水、三芝、金山、深坑等七家農會超市,以六至七折優惠價販售、擴散惜食理念。
期間菜籃族接受度也持續成長,每間超市每周約可售出五百公斤。
李玟強調,惜食只是一個簡單的念頭與選擇,要養成習慣並不難,除了選購NG醜蔬果,珍惜飯菜可適量點餐、打包剩食,果皮與蛋殼當垃圾不如堆肥,都可減碳又循環利用,「看似平凡的舉動,都能幫助地球遠離飢餓與災害」。
惜食課程可上「新北市綠色生活館」臉書粉絲專頁報名或洽(○二)二六九四七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