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於十一月正式啟動試辦「長照2.0」政策,蔡總統日前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特別邀請民進黨執政的十三縣市長出席。她強調「長照2.0」是五大社會安定計畫中的重要政策,請行政部門、立法部門與執政縣市要全力投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相對於蔡總統的期許和願景,行政院長林全也指出,要在全國全面推廣長照,至少有幾個問題需要處理,一是人,二是經費,三是場地,這都是面對的挑戰。言下之意,如果這三項挑戰都不能一一克服,新政府推動的長照2.0就沒有好的開始,結果極有可能失敗。
蔡總統竟然說長照既然要行政部門、立法部門與「執政縣市」全力投入,為何只邀請民進黨執政的十三縣市長參加;而不邀請非民進黨執政的縣市,甚至排除長照需求最大的台北市和新北市?難道長照2.0是屬於某個特定政黨的專門政策,不容其他競爭的政黨參與?果真如此,豈不是給非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首長難堪,更讓非民進黨執政的縣市的失能人口家庭提心吊膽,擔心中央政府會因縣市首長黨籍不同而有差別待遇。
排除非民進黨的縣市首長,會讓國人認為「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等同於「以黨領政」,因此長照2.0的決策只是傳達民進黨黨主席的意志,位階超過總統的職權範圍。長照2.0是要針對愈來愈嚴重的「全國性」失能問題,尋求跨黨派的支持同心協力一起解決。狹隘的決策圈,一旦轉化為政治對立的氛圍,必為自己的「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目標徒增敗因。
再說,光開個協調會,只有政治宣示,沒有具體的作為來面對林院長所提的三項挑戰,也很難讓民眾相信長照2.0如何能確保成功。
以經費問題而言,新政府為了籌措長照2.0的財源,從今年初就開始動營業稅、房地合一稅的念頭開始,一直舉棋不定,一變再變,最後竟是依靠不穩定,甚至長期難以成長的菸稅和遺產贈與稅,第一年勉強拼湊到二百多億元,此種「以短支長」的作法,讓人無法相信此種稅收制如何能夠支應愈來愈迫切而且遽增的需求。
關於人力問題,蔡總統雖說相關薪資結構與人員教育的配套一定要做好準備,「不應該讓服務者落入低薪」。但是目前估計有四千五百至一萬二千人的巨大缺口,衛福部才表示將規畫替代役、高中職畢業生投入長照場域,但教育部指出國內大學長照系所每年招生人數近五千名,而目前長照人力培訓,僅九十小時就能從事照服員工作,且僅是薪資低廉的基層人力。國內有四十五校開設長照相關系所,每年招生人數近五千人,大多系所皆推行讓學生進到長照機構實習。近兩年實習的參與人數約在二千五百人上下,但投入長照產業的畢業生卻只有三成,且常做不久。可想而知長照投入經費不足,必然導致長照人力不足,或是服務者低薪,甚至兩者並存的困境。
長照是全國性、全民的政策,中央政府不能只講漂亮話,更應尋求中央和地方政府跨黨派的同心協力合作;拋棄以黨領政的決策模式,拿出解決經費、人力和場地的具體辦法,才是負責任的作為,才能避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