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緣! 越南四姐妹都嫁到北埔

 |2016.11.03
5631觀看次
字級
位在北埔老街上的「金英餐麵館」,是越南籍四姐妹的夢想,也是他們深根台灣的動力。圖/林麒瑋
越南籍阮氏四姐妹同樣遠嫁台灣,也都在北埔深根,一年多前更圓夢開客家小吃店。圖/林麒瑋

【本報新竹訊】有緣千里嫁在同一鄉,來自越南的阮氏四姐妹,十多年來,先後嫁到新竹縣北埔鄉,不僅成為新住民也化身客家媳婦。一年多前,四姐妹在北埔街上開了客家小吃店,大姐阮俊英認為,開店不僅圓了她們的夢,透過簡樸的客家小吃,讓同樣在台的新住民與新二代,也能感受到純正的客家精神。

阮家共有八名子女,四男四女,母親三十八歲時因病去世,當時大姐阮俊英僅十六歲,最小的弟弟才剛出生兩個月,父親長期外出工作,阮俊英一肩扛起母職,洗衣煮飯樣樣來。阮俊英說,以前在越南,親戚、鄰居的生活都差不多,不奢求、也不敢要求,「兄弟姐妹連一碗飯都要輪著吃」,雖然苦但家人間的情感很緊密。

四姐妹不僅從小養成獨立、自主個性,也比一般人更懂得惜福與知足,為讓家裡有更好生活,二姐阮翠美二○○○年先嫁來台灣,三年內,阮俊英、三姐阮明意與四妹阮金印陸續嫁來台灣,巧的是四姐妹的夫婿全都是北埔在地客家人,且都是鄰居。

阮俊英嫁來台不久後,就在北埔一間客家麵食餐廳工作,餐廳的莊姓老闆娘是她的啟蒙老師,讓她逐漸愛上客家料理。工作十五年後,阮俊英與姐妹們討論,決定在北埔開一間客家小吃店,以大姐阮俊英和四妹阮金印各取一字,把店名命為「金英餐麵館」,賣的全是道地客家小吃,阮俊英說「這間店是四姊妹夢想,也是深根台灣的動力」。

阮翠美和阮明意兩人都在園區上班,從事英語與越南文翻譯工作,店面由阮俊英和阮金印打理,每逢假日,四姐妹就會在店裡一起幫忙,四姐妹謙卑態度,讓餐廳累積不少熟客。

「從一整天不到五位客人,到一天上百位客人」,阮俊英說,在客家大縣開客家小吃店,真的很辛苦,選擇不賣越南料理因為這裡客家人節儉性格,越式料理一碗動輒七、八十元,在這連一顆五元的客家水餃,都被鄰居嫌貴,只好改變經營模式,朝傳統客家小吃販售。

常客彭先生推薦「客家湯圓」,總讓他常想起以前小時候阿嬤煮的湯圓,「沒想到新住民做客家料理,煮得還比真正客家人還好吃」。阮金印說,還有在台東工作的北埔人,每個月回到北埔都固定會來店內吃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