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2.0上路 穿梭山林送便當 溫暖老人胃和心

 |2016.11.02
1857觀看次
字級
隨著長照2.0上路,C型社區巷弄站可就近提供服務,減輕負擔。圖/呂筱蟬
黃偉忠騎機車穿梭山林送便當。 圖/中央社
黃偉忠(圖)騎機車穿梭山林送便當。 圖/中央社

【本報台東訊】三十五歲的黃偉忠,騎機車穿梭在山間小路,趕在一小時內送完二十個便當;他說,希望便當送到長輩手裡時,還是熱騰騰的。

行政院長照2.0開跑,和往常一樣,黃偉忠昨天上午十一時就騎著機車從聖母醫院的嘉蘭老人健康活力站出發,機車往山區直奔,路愈來愈窄,愈來愈蜿蜒,最後停在半山腰的獨立鐵皮屋旁。屋主人早已在門外守候,黃偉忠趕緊送上便當,屋主人點頭感謝,對看到送餐的心情,拿出一張紙寫一個大大的「讚」。

黃偉忠說,曾姓屋主今年六十五歲,獨居山上,因為喉嚨開刀,無法言語,只能筆談,雖然有親友,但不習慣住山下,因此一個人在山上住,他送餐時,偶而會和他筆談、聊聊,就像自己的長輩。

衛福部推動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在金峰鄉深耕長達十五年的天主教花蓮教區醫療財團法人聖母醫院所提計畫通過試辦,由「嘉蘭老人健康活力站」接手。

聖母醫院強調,醫院在金峰鄉扎根久且深,目標是帶領部落的協會、團體一起做長輩照護,延緩長輩老化速度。

黃偉忠二年前加入活力站團隊,負責送餐給長輩。他說,他負責送二十位長輩中餐,這些長輩大部分都是獨居老人或是身心障礙,年紀從六十五歲到九十歲,所以他把這些長輩當作自己的父母親。

他說,最擔心颱風、或是下雨天,道路中斷,無法送中餐。獨居老人身體不是很好,吃的又不好,「最營養的就是中午便當」。

黃偉忠說,送餐時,看到長輩露出笑容,他就會跟著很開心;長輩有時候會將親手種的農產品塞給他,他如果看到長輩不太開心,就會多逗留一些時間,陪長輩說說話,或是送完餐再回頭找長輩聊天。

活力站表示,金峰鄉是山地原鄉,部落分散,居住的大多是排灣族及魯凱族人,聖母醫院從十五年前就進到金峰鄉做社區照護,對於社區資源、需要服務的個案等掌握的十分清楚。所以醫院提出的長照計畫,很快就通過衛服部的審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