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縣市流行舉辦大規模、跨越鄉鎮區「藝術祭」。如桃園市「地景藝術祭」、新北市的「北海岸藝術祭」等。
藝術祭展示的作品,大多是大型的戶外裝置作品,不僅蘊藏藝術家生活故事背景,也融入縣市的地景生活,值得讚許。
可惜的是,這些作品都在山區、海邊或郊外,不太好找,交通不甚方便。以新北市「北海岸藝術祭」而言,二十件作品,分散在八里等六個區,除淡水區較集中在鎮內老街,其餘各區作品,都在山裡或海邊。
去淡水可搭捷運,走三、四個小時看完四件作品。第十八號作品「聲潮」,從台北搭客運,花費一個半小時到金山,邊問路邊找到獅頭山樹林裡,又花費一個小時,半天才欣賞一個作品,天色已暗,精疲力盡,根本沒有雅興像新北市政府所宣傳的「沿途玩賞白砂、山海、花田景觀」。
要讓民眾心情愉悅欣賞作品,就要有巡迴車接運;最好車上有解說員、導覽者,介紹作品特色,讓大家知道創作的內涵。
藝術祭每件作品花費三、四十萬元以上的經費,要鼓勵民眾多去觀賞,就多給民眾「行」和「知」的便利。
中玄(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