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牛光宇今年三十二歲,去年一年常駐吉里巴斯,在馬偕醫院挹注經費之下,把首間加護病房「送」進吉里巴斯。 圖/鄧桂芬
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蕭智忠為患者做心臟超音波檢查。
圖/鄧桂芬
【本報綜合報導】吉里巴斯共和國是南太平洋島國,台灣邦交國之一,醫療資源貧乏。吉國最大醫院中央醫院,九月終於擁有首間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雖只有二張病床,試營運已服務十餘名病人,讓重症病患及呼吸照護可維繫生命、度過難關,而幕後推手是台灣常駐醫師「阿牛」。
吉國貧窮居住環境不佳,居民死後埋在家門口,加上垃圾到處丟,沒有自來水,公共衛生差,居民容易生病,當地十大死因第一名是「不明原因」。吉國醫師少又沒分科,藥物甚至過期,小診所只剩醫師助理或護理師撐著,醫療得靠國際援助。
台灣醫療團來
病人湧入醫院
馬偕醫院二○○六年進駐吉國,與中央醫院締結姊妹院,每年出動二次醫療團,飛越九千多公里義診,已逾十年。當地廣播只要說台灣醫療團要來,病人就湧入醫院掛號。醫師連續義診十小時,患者仍源源不絕。
「阿牛」本名牛光宇,是急診專科醫師,他去年主動報名參加馬偕紀念醫院的吉國醫療計畫,擔任一年常駐醫師。初踏進中央醫院時,在急診室遇到一名年輕孕婦子癲症發作,即加入搶救行列。孕婦一度恢復生命徵象,因沒加護病房、無呼吸照護設備,未熬過難關,「一屍二命」讓阿牛十分挫折。
中央醫院急診室病床及動線設計混亂,民眾或坐或躺,醫護找到「病人」費時耗力。有病人搞不清楚該看急診或門診,整天等不到治療。阿牛著手編撰急診治療指引,設計「檢傷站」協助病人分流,翻轉混亂的急診制度。
護理師女友辭職
跨海到吉國協助
他全心投入加護病房,但照護得靠護理專業協助,阿牛的護理師女友潘禕琳辭掉工作,跨海到吉國,協助訓練當地護理師。馬偕醫院挹注經費,送吉國護理師來台受訓,還運送呼吸器、生理監視器、電擊器及輸液幫浦等到吉國,打造完成不失專業的加護病房。
加護病房七日開幕,有趣的是,這是吉國唯一有冷氣的病房,吉國副總統Kourabi Nenem及衛生部長Kobebe Taitai出席開幕典禮,特別感謝馬偕醫院及阿牛,協助吉國的重症照護更上層樓。
馬偕醫院院長施壽全說,美國整形外科醫師羅慧夫五十年前在馬偕建立台灣首間加護病房,現在馬偕把愛傳承給吉國。台灣駐吉國大使李傳通說,醫療最貼近民生需求,嘉惠吉國人,讓台吉外交關係更進一步。
吉里巴斯
吉里巴斯距離台灣九千多公里,多數國人並不熟悉。吉國位於南太平洋,由33個環狀珊瑚島組成,實際國土面積僅3個台北市大,人口約11萬。接近赤道及國際換日線,是全球最早看見第一道曙光的國家,因海拔最高2公尺,聯合國曾經預測,在全球暖化衝擊下,吉國可能在一個世紀內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