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月來,新政府所啟動的改革,每一項都圍繞著這個主軸。
與其政策喊話,不如微調既有政策,讓青年有感。
蔡政府致力兌現競選支票,打造社會住宅,社會住宅要取得土地,營造曠日費時,為何不考慮放寬內政部的「住宅補貼方案」?
以既有青年安心成家方案,銀行貸款額度有限,面對高房價,青年未必買得起,有餘屋的投資客房東,不願降價租賃,使得年輕人壓力沉重。
既有政策多少不合時宜,與其打造新制度,還不如檢討舊政策,來得更有成效,就像蔡政府上台以來,高喊為下一個時代而高舉年金改革的大旗,但又無法做到經濟及產業轉型,帶給年輕人新的工作機會。
應該先調整租屋補貼政策成效,減輕青年負擔,再興建相對人口成長曲線的社會住宅比例,才不會緩不濟急。
鄭森(桃園市/物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