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研契約理論 2人獲經濟學獎 |2016.10.11 語音朗讀 11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哈特 1948年生於英國 普林斯頓大學哲學(經濟學)博士 哈佛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圖/法新社 荷姆斯壯 1949年生於芬蘭 史丹福大學哲學(經濟學)博士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與管理教授 圖/美聯社 二○一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十日揭曉,由美國學者哈特(Oliver Hart)、荷姆斯壯(Bengt Holmstrom)共享殊榮,獲獎原因是他們對契約理論的貢獻。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十日揭曉,由美國學者哈特(Oliver Hart)、荷姆斯壯(Bengt Holmstrom)共享殊榮,獲獎原因是他們對契約理論的貢獻。 六十七歲的荷姆斯壯表示,他的畢生研究在今日獲得認可,他感到非常高興而且幸運,感謝諾貝爾獎委員會。 六十八歲的哈特說:「我清晨四時四十分左右就醒了,並好奇今年頒獎時間是否太慢;但後來幸運地,電話響了。我當下第一個動作是擁抱我的妻子,叫醒我的小兒子,並跟曾獲得桂冠的同事說話。」 生於英國倫敦的哈特,一九七四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哲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並自一九九三年起擔任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系教授。他曾以政府專家身分,將他的廠商理論運用於兩件法律案中。他主攻契約理論,涵蓋廠商理論、企業財務、法務與經濟學。 荷姆斯壯出生於芬蘭赫爾辛基,在一九七八年獲得美國史丹福大學哲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與管理教授。他主攻企業組織,尤其是契約及誘因等領域,包括企業治理、主管待遇及企業重整等。 評審委員會說:「今年桂冠得主研究契約理論,在契約設計方面分析多種議題,包羅廣泛的架構,例如高層主管的表現薪酬和保險扣除條款及自費金額。」評審委員會表示,兩位得主的貢獻,為許多領域的政策和制度設計奠定知識基礎,包括破產立法和政治憲制。 兩位學者將共享八百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二千九百四十萬元)獎金。經濟學獎是今年頒發的第五個諾貝爾獎項;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已於上周公布,壓軸的文學獎將於十三日揭曉。 前一篇文章 國台辦:否認九二共識走不通 下一篇文章 極端氣候 衝擊台灣交通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3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04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5【詩】再現綠川2025.11.0706【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7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2025.11.0808佛光山深耕紐西蘭 毛利族傳統禮致謝2025.11.0709【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10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5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鳳凰襲台 蘇澳土石流、泥灌明利村鳳凰颱風來襲 桃園、宜花、澎湖今停班停課攝影師造池塘 重建沙漠生機COP30揭幕 關注氣候人權與森林鳳凰今轉強颱 周三、周四恐登陸穿台 阿里山林鐵森里號 躍登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