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海草綠洲 海洋再現生機 |2025.08.27 語音朗讀 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石泉團隊採「海底土方格」技術,固定海草草苗。圖/取自人民網復育後 原本稀疏的海床,逐步轉變為綠意盎然的海草床(圖)。圖/取自騰訊網復育前 原本稀疏的海床(圖),逐步轉變為綠意盎然的海草床。圖/取自騰訊網陳石泉(右)帶領團隊,在海南文昌海域推動海草復育計畫。圖/取自搜狐網 【本報綜合報導】海草,是地球上唯一能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與藻類不同,海草能開花結果,並透過根莖固定在海床上。當大片分布時,就形成被稱為「海草床」的生態系統,相當於陸地上的草原,是海底的「供氧機」,同時提供魚蝦、貝類與海龜等生物棲息與繁殖的場所。然而,近幾十年來受到工程建設、過度捕撈與氣候變遷等影響,全球約29%的海草床面積已經消失,這一退化現象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在中國大陸海南省文昌市,高隆灣的海草床同樣遭受嚴重退化。為了搶救這片生態,中國科學院南海研究所研究員陳石泉帶領團隊多年來推動海草復育計畫,試圖讓貧瘠的海床重現綠意。他們在試驗性修復中發現,單靠自然恢復遠遠不足,必須結合人工移植,才能在有限時間內重建草床規模。創新海底方格 助草苗扎根研究團隊選擇泰來草與海菖蒲作為修復的先鋒物種,並借鑑陸地沙漠治理的「草方格」技術,將之應用於海底。他們在淺水區人工設置「海底土方格」,用以固定海草植株,穩定沙質,減緩海流對草苗的沖擊。這種創新做法有效提升了存活率,並為後續自然恢復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團隊在移植區架設了水下監測系統,持續追蹤草株存活率、覆蓋度以及魚蝦回歸情況。陳石泉指出,海草修復是一場耐力戰,通常需要3到5年才能見到明顯成果,但只要存活率突破臨界值,草床便能自我繁衍擴展,逐漸恢復完整的生態功能。近年來,文昌部分試驗區已傳回令人振奮的結果。新移植的海草逐漸扎根生長,原本光禿的區域正轉變為一片片綠意盎然的「海底草原」。隨著草床恢復,魚蝦數量顯著增加,甚至有綠蠵龜重新回到這片水域覓食,象徵生態正逐步修復。海草床藍碳庫 碳中和功臣更重要的是,海草床被譽為「藍碳庫」,能高效固碳,其單位面積的碳儲量甚至超過熱帶雨林,這意味著海南文昌的復育工作,不僅重建了生物棲地,也為全球碳中和目標貢獻一份力量。除了科學研究,陳石泉團隊也積極推動社區參與。他們舉辦宣講與工作坊,讓漁民和學童了解海草的重要性,並發起「志願者潛水移植」行動,讓更多人親手參與修復過程。陳石泉強調:「只有當地居民都成為守護者,這片海底綠洲才有永續的未來。」 前一篇文章 台美關稅 鄭麗君:美規進口車在談判範圍 下一篇文章 川普會李在明 拋「駐韓美軍基地應歸美」 熱門新聞 01【詩】一瞬2025.08.2102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3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4宇宙暗物質2025.08.2105電子書飛躍成長 銷售占比達2成2025.08.2106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 同慶印度獨立日2025.08.2107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2025.08.21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32025.08.2109暗物質物理屬性2025.08.2110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川普會李在明 拋「駐韓美軍基地應歸美」睽違29年 台灣威廉波特少棒奪冠垃圾換餐點 慈善環保雙贏32 : 0 兩波大罷免慘敗收場快樂閱讀 印度流動圖書館 明年國防預算9495億元 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