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客家文物館 溫暖和煦的符號 HAKKA

李碧華  |2016.10.10
2481觀看次
字級
●地址/桃園縣龍潭鄉中正路三林段500號 ●網站/https://www.google.com.tw/#q 圖/龍潭客家文化館、跨世紀油畫研究
許國寬之大院子 圖/龍潭客家文化館、跨世紀油畫研究
黃惠謙之貓,回眸 圖/龍潭客家文化館、跨世紀油畫研究
范姜明華之繽紛 圖/龍潭客家文化館、跨世紀油畫研究
裴之瑄之清幽 圖/龍潭客家文化館、跨世紀油畫研究
羅桂蘭之藍色港灣 圖/龍潭客家文化館、跨世紀油畫研究
李正輝之依偎季風 圖/龍潭客家文化館、跨世紀油畫研究
林福全之人約黃昏後 圖/龍潭客家文化館、跨世紀油畫研究

桐花滿山遍布的客家庄,是台灣最美的風景。經歷百年「開山打林」,桐花以強韌生命力面對不同環境淬煉,總是堅守根本、堅持創新,流露客家絕代風華。

「桐花秘境」的3D立體地景與彩繪步道就藏在龍潭客家文化館園區中,展現無盡的客庄風情與千塘之都。歡喜盪鞦韆、站在瀑布上感受驚悚外,還有遠方的三合院都看起來好逼真,連木棧道都不單調的彩繪鋼琴鍵盤,一片一片的木頭成了一階一階的鍵盤,童趣十足。親切的阿公公仔,一旁放著奉茶的裝備,更帶著遊客一起回味古早客家農村的濃厚人情味。

桃園市為全國客家第一大縣,龍潭更是重要的客家聚落。座落在此的客家文化館期望成為「唯一完善保存客家藝文與音樂的綠洲」,讓民眾體驗「參與式博物館」的新模式,建築包括文學館、音樂館、鄧雨賢音樂展示館、鍾肇政文學展示館、影像資料館,戶外空間規畫為生態水池、九龍書房及庭園造景。

本月, 一群熱愛油畫創作的藝術界同好在特展室舉辦聯展,透過油彩,從大自然中尋找光影色彩的變化及畫筆瞬間的感動。有的畫風細膩寫實、有的畫刀粗礦有力,有的揮灑點線面抽象之美,展現客家風情的豐富而多樣。

人間摯愛

充滿隱喻的詩句

許國寬之大院子

從社會寫實切入,自生活靈感中取材,利用彩筆歌頌、讚美與諷刺的表達手法,注入人文涵養,將美麗與憂愁的故事,透過藝術元素做詮釋。圖像內涵令人震懾,色彩強度也令人窒息,散發自己內心對社會人文的關懷,傳遞急切的吶喊熱情。

「大院子」闡釋逐漸消失的客家古宅容顏,溫暖和煦撒落一地的陽光,和成群覓食的家禽,與相映下的庭院,深切勾起異鄉人對故鄉祖宅的思念,而隱顯其中的古蹟呵護議題,亦發人深思。

黃惠謙之貓,回眸

貓,是老舊巷弄裡經常可見的風景。帶著相機、寫生用具,坐火車去尋覓貓的蹤跡,跟著貓坐在長椅上,牠打盹,我畫牠,涼風徐徐,度過浮生半日閒。

牠睡醒了,懶腰伸得長長的,像是一把提琴拉長了弓,跳下長椅,踩著輕盈旋律,灑脫離去。我跟著牠亦步亦趨,捕捉牠優雅神采。走進灌木叢,樹影在牠身上灑落,轉身回眸,眼神充滿隱喻的詩句,像是跟我道別,再多的描繪,都不足以形容當下的美。

花之盛開

低語訴說

土地的故事

范姜明華之繽紛

在居住的龍潭寫生,火紅的花朵,盛開在早晨燦爛的陽光下,顯得朝氣蓬勃,浪漫熱情,可以在樹蔭下聊天品茶聽音樂,無限慵懶。

畫中陰影,明亮透明,灰色調的色彩乾淨豐富,紅色和綠色、土黃和灰紫,各自成立了補色對,也增進了賞畫者視覺上的快感。

裴之瑄之清幽

特別喜歡台灣原生種百合花的清秀高潔,就像潛意識中的自我期許。作品背景是山中瀑布,沿著瀑布山邊錯落生長的百合花海,好像在低語訴說台灣的故事~這塊我們所生長的土地,西洋人口中的福爾摩沙。

默默禱告;這塊土地保有潔淨的清幽。

景色無邊

靜美的剎那變成永恆

羅桂蘭之藍色港灣

在遠方的不知名小港,船被攬線繫在岸邊,隨著風,微微晃動,像是演奏一首舞曲。

白雲悠悠,掛在山的那一頭,俯瞰一個靜靜的,卻不致於荒涼的世界,作者的油彩,如此令人神往。

李正輝之依偎季風

遊歷過許多國家後,歐洲的風景仍是最喜歡的題材,透過畫刀的色彩堆疊,在柔性溫暖的揮灑中,注入一股雖不明顯卻又力道渾厚的柔中帶剛,交融出生命的豐實醇美。全畫以深藍和土黃做主色調,形成強烈醒目的對比。襯上清楚的風車扇葉影子,暗示陽光炙烈,是溫暖到使人想喝水的天氣。建築物由近,一下子縮到極小、更小,暗示距離的遙遠,把空間猛然拉了開來。

強烈的色彩對比暗示濃烈的情感傾吐,表現畫家想與人對話溝通的渴望。

林福全之人約黃昏後

連日陰雨後突然放晴,趕緊騎上摩托車到處逛逛,眼前突然開闊,除退了潮的平野沙灘外,對岸的高樓大廈更是一覽無遺,遙想過往的種種,心生感念。

黃昏的美景總是來的快去得也快,畫面採L型構圖,加上S型構圖的暗示,加強了空間的深遠,點景人物點畫出此作的主題,黃昏、夕陽與情人的溫馨意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