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宜蘭報導】號召十一國、二十三所大學校長、代表齊聚一堂的「二○一六大學校長論壇」昨天圓滿落幕,但曲終人不散,反而譜出更多跨國合作的新樂章,如匈牙利布達佩斯佛教大學、德國漢堡大學在綜合論壇上紛紛表示,希望能和佛光大學簽署交換學生的同意意向書,而許多校長也都反應盼成立一個共同合作架構,跨校整合資源,共創優質教育平台,一同攜手培育更多優秀的佛教國際人才。
「我們在為佛教寫歷史!」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昨天在綜合論壇暨閉幕式上,代替佛光山向出席的校長、代表致謝,他說星雲大師非常熱愛教育,不僅特地為了這場國際首見的論壇,風塵僕僕從中國大陸趕回台和大家會談,還在身體不允許的狀況下,堅持起身和大家合照,「這都代表大師的最大敬意和歡迎」,永光法師期許未來能邀請更多國家的校長參與下次論壇,持續為教育、世界和諧來努力。
昨天佛光山系統大學五校分享參與論壇心得,並介紹各校特色。其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繹勳指出,佛大發展重點為漢傳佛教,三大研究項目,包括《維摩詰經》、人間佛教在現代、十六至十九世紀東亞佛教文獻和研究等。
交換學生 研究修持並進
佛學系助理教授慧峰法師則向大家介紹佛教學系的學士、碩士與博士班學程。他說,碩士班有完全的中文和英文學程,博士班則是雙語進行,以期培養中英雙語的佛教國際人才。其中,碩士英文班有來自全球五大洲的學生,能讓就讀的學生浸潤在國際氛圍中,涵養豐富多元的世界觀。系所教授也多是漢傳和印度佛教的專家。他說,畢業學生不只習得佛教知識,也能從事翻譯等行政工作,未來畢業後可到全世界的佛光山任職,把所受的佛教教育和現代社會融合,將漢傳佛教和其他國家文化交流。
聽完佛大的介紹後,德國漢堡大學Numata佛學研究中心教授邁克爾.齊默爾曼即刻表示,漢堡大學是德國致力亞洲研究最久的大學,對佛教學系有很長的歷史,目前有三位交換學生在台灣。他表達希望落實交換學生計畫,送漢堡學生來佛大研讀一至兩學期。匈牙利布達佩斯佛教大學校長耶倫.亞諾什也表示,期許在佛教研究與修持領域上有更大的進步,因此也期待能和佛大簽署交換學生的合作同意書。
而不只佛光大學,南華大學因有完整的生命教育課程,以及深具特色的生死學系、宗教學系,也吸引參與各國大學的高度興趣。校長林聰明表示,希望未來不只在學術上合作,也能在教職員和學生方面加強交流,彼此學習。
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則期待未來不只邀請校長,也能有更多的學者教授、學校員工參與論壇,以成就更實質層面的合作。他說,今年論壇只是開始,閉幕不是終點,而是彼此合作的新起點,許多校長都跟他反應希望成立一個共同合作的架構,整合各校資源,未來期望大家能一起努力,為佛教教育提供更好的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