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微(右)與茵娜(左)走向環保的新生活型態。圖/素遊香港
文/記者李碧華
一個是來自淳樸農村的知性文青,一個是與筆墨相伴的溫婉才女,在友善的土地相遇,作伴前往香港完成女人的素遊之夢,惺惺相惜。
曾秀微由曼妙的稻穗波浪伴隨成長,堅信唯有尊重自然才能生生不息,讓美麗的風景留給後代子孫。郭茵娜對蔬食的愛,則源自於母親的巧手慧心,「我們不愛吃的青椒、苦瓜、茄子……,我媽都有魔法變化成創意美味。」她說,在一次採訪全台在地小農的過程,體驗了從土地到餐桌最鮮美的時蔬滋味,因而更深入認識了各種農作物,認為「新鮮純粹」的料理才是最動人。
這觀點,與曾秀微一拍即合。「我倆皆為人母,常常互相交換親子教養有的沒的,都渴望打造一個善念、和諧的環境給寶貝!」看似嚴謹幹練的曾秀微,其實是天馬行空、不按牌理出牌的行動派,常常提出許多創新的想法,而擁有感性外表,卻是理性思維的茵娜總習慣深思熟慮,再採取行動。
有一次兩人去到香港,秀微提議挪出半天的時間前往南ㄚ島補拍照片,由於事前沒有聯絡妥當,也沒有詳細安排行程,使茵娜不免擔憂起來:「如果沒有順利拍攝到照片,就浪費了大半天的工作時間耶。」但是,兩人並沒有為此發生爭吵,而是藉由良善的溝通,了解彼此想法,在短時間內,茵娜也找出可落實的採訪方案,一起前往離島進行補拍照片。
「幸虧多了這趟的採訪,當看到拍攝的成果,兩人都感到非常滿意,工作默契也更加融洽。」做事步調不盡相同的工作夥伴該如何做好溝通呢?兩人都認為,「能欣賞對方的優點,而不將缺點放大」是提升工作效率最佳辦法,這其實也是人與人之間圓融的相處之道。
基於對這片土地的滋養使命,每當這對閨蜜在漫長的採訪取材興起放棄念頭時,總會一再告訴自己,「做對的事,一定會有對的人出現,一起前進!」兩人都希望透過寸土寸金、食材取得不易的香港,來反觀自己的富足而惜福,更冀望藉由兩地相近的飲食文化,讓更多人品嚐台灣優質的在地好食材,樸「素」過生活。
當不少朋友提起疑問:「到香港旅行,吃素方便嗎?」雖身經百戰,秀微也不免忐忑不安的在取經過程思考:「飛行時間及語言便利,香港一直是許多人短期旅遊的選擇,而擁有獨特的東西方交流背景也讓它飲食文化蓬勃發展,因此一般人想到香港,難免就是買東西、吃東西。」
為了打破大眾對香港快步調的都會既定印象,曾秀微與郭茵娜從蔬食角度來切入低碳蔬食與健康慢活,從餐桌感受不同風情的「蔬活」滋味。
「我們兩個在香港太有口福,午餐之後是下午茶,再吃點心,接著晚餐和宵夜……」意外圓滾了一點的茵娜說,香江找素材,其實是自身需求埋下的靈感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