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新竹市衛生局昨日接獲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病患男子已入院治療,衛生局持續追蹤感染路徑,也呼籲、一般民眾會在夏天加強防蚊工作,到了秋天卻鬆懈,「仍需注意,才能防範病媒蚊叮咬。」
新竹市六十歲獨居男子,在十日晚被鄰居發現昏倒於社區庭院,隨即由一一九送至醫院急診就醫,十一日病情惡化失去意識,經多項系列檢查,診斷為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目前仍於加護病房治療中。
衛生局副局長楊清媚表示,該名個案獨自居住,平時喜歡騎單車到處旅遊,個案在八日出現發燒情形,曾至醫院就診,兩天後昏倒,目前仍昏迷,衛生局正進一步透過各種管道進行資訊過濾,追查可能感染來源。
楊清媚說,日本腦炎不會人傳人,而是蚊蟲叮咬生病豬隻,再傳染給人,這名男子住家附近沒有豬舍、水稻田、池塘等,初步研判可能在外縣市旅遊時遭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她指出,日本腦炎病毒在人體內病毒血症的濃度低且時間短,血液中常測不到病毒,國內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受損部位包括腦、脊髓、腦膜,少部分輕微病例會產生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但嚴重者則出現急性腦炎、精神或神經性後遺症,甚至死亡。
「請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的黃昏與黎明時段,在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楊清媚呼籲,如果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