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特稿】觀光業者上街頭,無非是討口飯吃、求生存而已,過去幾年,陸客來台消費,成了金雞母,新政府上台,兩岸關係生變,陸客當然不來,這是可預料的,但危機就是轉機,政府應趁此調整相關產業政策,為受到影響的相關行業制定各種配套措施,協助業者爭取更多客源,共度難關。
業者生意不好,本就是件尷尬的事,因此遊行主辦單位一再重申不是示威抗議,也不希望訴求遭政治化、貼標籤。可以想像業者的無奈,走上街頭只是希望政府能伸出援手,拉他們一把。
對新政府來說,蔡總統選前承諾陸客來開放配額一個都不會少,但陸客就是不來,明眼人都知道問題出在政治,兩岸對九二共識的歧見不解,生意當然就免談了,行政院現端出三百億元的救急方案,但卻又被批是前朝就有的舊案,加上種種申請上的困難,業者認為根本緩不濟急。
所謂危機就是轉機,陸客來台觀光本就有實質的經濟效應,但一直以來也經常被詬病有「低價團」、「一條龍」等消費問題,並不是每個業者、每項利益都能雨露均霑,甚至衍生不少業者間的糾紛。因此,政府可以趁此機會,整頓不良業者,去蕪存菁,提高旅遊品質,讓客人更願意來。
只寄望單一客源本就是有風險的,政府更應該加快腳步,積極對外行銷台灣,讓台灣的能見度更高,他國旅客都想來台灣;對內也要加強觀光景點的規畫及建設,同時在軟、硬體方面都要著手改善,例如遊覽車的管理,不能再出現類似火燒車事件,以免影響觀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