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教育部與高雄中山大學昨天合作舉辦「二○一六月兒圓.華語緣」的中秋節活動,設計剝柚子、中秋節猜謎、搭渡輪等活動,讓百名來自日本、南韓、法國、西班牙、美國、斯洛伐克等十四國外籍生,提前體驗中秋節文化,從生活、文化中學習華語。
教育部表示,活動以中秋節為主題,採走動式華語教學,走訪各地景點時,由中山大學華語教師教授中秋節的來由、習俗及飲食等文化意涵。
他們在高雄哈瑪星文化園區,他們除了搭乘郵輪了解台灣的港口歷史、哈瑪星文化外,並還參加進行中秋節猜謎、剝柚子等民間習俗,體驗台灣的文化傳統。
教育部表示,為了打造台灣成為學習華語文聖地的目標,今年教育部與各大學校院華語中心合作,結合重大節慶與當地文化辦理學華語慶元宵、瘋媽祖學華語、「華」龍舟包端粽、水燈星願樂華語等活動,每場次皆吸引百名外籍生及華語生參加,透過他們自製的成果影片,傳送給全世界的親友,一起分享到台灣學華語的精采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