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成敗 政策是關鍵

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學者) |2016.09.09
1333觀看次
字級

籌備多時的新南向政策啟動,既然將東協、南亞及紐澳十八個國家,視為內需市場的延伸,應該先了解這些國家消費者的偏好與需求,才能決定投資和行銷的產品種類和項目。

事實上,商人對商機的嗅覺敏感度,遠高於坐在冷氣房的政府官員,台灣人擅長單打獨鬥,政府官員擬定細部執行方案前,應先傾聽企業的聲音,看看他們需要政府幫忙甚麼?

如關稅減讓談判、檢驗檢疫相關法規整合、公正的糾紛仲裁機制、即時資訊提供等,而不是政府要他們做甚麼,應該由政府與企業廠商一起選定目標;由廠商自由發揮所長,彼此相互幫助,不要扯後腿或惡性競爭。

前往當地投資,應該要有共存共榮的心態,不只自己賺錢,也要有助於當地就業及居民經濟生活改善,而不是將廢棄物、汙染留給當地居民承受。

過去前往東南亞從事農漁業投資經驗發現,由於東南亞為重要的農漁業生產及行銷地區,考量當地農戶生計,台商盡量避開從事第一線生產,以免爆發衝突甚至抗爭,在台灣與這些國家沒有正式邦交或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下,對台商相當不利。

不妨將經營重心,放在加工製造與行銷提高附加價值獲利,也較從事第一線種植來得高。對於加工原料之掌控,則可以採取與當地農戶契作模式提供優質苗種、生產管理技術、藥物正確使用等指導,確保原料數量與品質穩定,也可降低台商的投資風險。

中國大陸早已深耕東南亞市場,台灣究竟該以何種姿態揮軍南向,對新南向政策成敗影響至鉅。

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學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