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報導/杜晴惠
在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下,一批批年輕創客前仆後繼,有人屢戰屢敗卻又再次奮起,關鍵在於產品的研發。今年三十歲的周康,大三時就開始想著創業,嘗試過時下最流行的娛樂、網路、電商等行業未能成功,最後鎖定「企業級智能硬體」概念,於二○一三年創辦成者科技,與夥伴潛心研究,短短兩年多拿下各種自主專利。
其中,獲得國內外媒體關注的是一款智慧型掃描器「Czur Scanner」,這款掃描器無須安裝驅動程式,也無須直接連接電腦就可直接操作,掃描後的文件會自動發送給使用者,陸媒形容「翻書比翻臉還快」。
周康將它送上美國眾籌平台Indiegogo上,最後眾籌到七十五萬八千七百零五美元的資金。這項產品上市後大賣,讓成者科技每月銷售額成長百分之三十。
「這款掃描儀就像一盞檯燈,安裝方便,只要手機下載應用軟體,把書放在掃描儀的燈下,逐頁翻閱,完全不需用手按壓,平均每分鐘可以掃描四十至六十頁」,成者科技公關經理、「九○後」的劉亞星在深圳辦公室一邊操作,一邊如此解釋。
劉亞星說,傳統掃描器需要用手按壓,掃描一本書得花上半天的時間,很懼怕辦公室傳統設備的周康,花了幾年研發出這款擁有曲線演算法核心軟體技術的設備,「沒想到在海外眾籌網大受歡迎,一上眾籌,海外就賣出三千五百台,被評為『產品過硬(夠好)』的新產品。」
產品爆紅,周康成為創業成功者,二○一五年獲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頒發「創業金鑰匙獎」。
獲創業金鑰匙獎
尤其他與推動創業政策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見面,更讓他成為媒體寵兒。「總理出現的時候周圍的人突然就激動起來了,我們比較幸運總理見證了成者科技被頒發創業金鑰匙獎,現場略微有些吵,如果我沒聽錯的話,總理說:『這是創業的金鑰匙,也是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祝你們創業成功。』」周康說,總理離開之後,他馬上打電話給他媽媽,請她看當晚的新聞聯播,讓媽媽放心,他一直在努力,沒有做壞事。
來自東北、讀的是船舶系,周康接受媒體專訪時說,之所以想改良掃描器,是因為讀大學時大家都覺得要掃描書籍非常麻煩,才讓他萌生這個創業點子,但一開始自己也不懂技術、也沒有科技人才與他合作。有豐富創業經驗的周康說,創業就是時間久了,慢慢地,資金、人才、技術都會朝著這個方向慢慢聚集起來,他建議其他想創業的人,只要有一個準確的方向,就勇敢前行,其他的在路上都會有的。
無論軟硬體都非周康的專業,陸媒報導,周康創業成功的原因在於他懂得延攬優秀人才。「我特別喜歡三十五、三十六歲的人。他們自己的財務較為自由,在別的公司也是主管級,但他們缺少拚一次的機會。我不需要他們承擔過多的風險,這些風險我來扛,他們只需要認準這個方向參與進來。」周康說,一旦有優秀人才加入,其他優秀的人也會願意加盟。
無假日瘋狂創業
除了延攬優秀人才,周康自封「創業勞模」,時時刻刻與時間賽跑,工作時間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一點,手機二十四小時開機,沒有假日、沒有周末,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每天如履薄冰,每晚焦慮到睡不著裝樂觀寫段子。」
對於創業有著瘋狂的熱情,媒體問周康,什麼樣的人具備創業的條件,他說:「其實很簡單,願意破釜沉舟的投入,願意接受失去一切的苦果,甚至還有勇氣再來一次。」他曾自問,「到底是害怕失敗的結果?還是害怕自己沒有成功的能力?」如果不是後者,那就繼續吧。
但是否每個人都應該投入創業?周康說:「是否創業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創業的態度:做自己喜歡的事,有所得,有成長。每一個職業生涯的完滿,都是屬於自己的一次創業歷程。」
二○一三年周康的公司只有三名員工,至今成長至三十多人,從一個位於深圳泰然工業區、只有四張桌子的老舊辦公室,搬到深圳市的CBD(中心商務區),在大連、深圳、成都、東莞分別設立軟硬體研發與生產中心。
打開周康創辦的成者科技官網,映入眼簾的第一句話就是「智慧,是為了忘記智慧」,希望引領企業級智慧硬體的風向,讓產品真正的簡化生活,讓生活更美好。周康說:「做企業級智能硬體也許並不那麼有趣,但一定要做到有用,實實在在解決客戶的痛點,這樣才能贏得業務成長。」業界也評論這家公司,不像別人緊盯風雲變幻的消費市場,「周康和成者科技願意耐心坐下來,耕耘一片企業智能硬體的天地,實實在在打造對企業有用的產品。」
國際眾籌 抓取眼球的行銷方式
過去使用傳統掃描器時必須將書拆散,一頁一頁掃描,才能有完美的效果。成者科技的掃描器摒棄傳統線性掃描結構,運用圖像處理演算法,可以不用拆書,直接用高畫素攝影頭做到將彎曲的頁面自動攤平,經掃描變形的字體,也可以恢復到頁面平整下的清晰狀態,還可以去掉書籍上的指紋、汙漬,做紙質自動「美顏」。
這套圖像處理演算法是成者科技掃描器的競爭力,周康說,去年發布第一代產品後,許多同行廠商都買回去研究,後來發現自己做不了。也因為擁有這樣的實力,公司成立至今兩年多,已在深圳設立硬體研發中心、在東莞設立工廠、在大連設立軟體發展中心、在成都設立演算法研究室。
一般創業者最擔心資金問題,成者科技也曾將產品送上國際眾籌網站募資。但周康認為,新品要首發,要曝光,要上線,需要一定的曝光度,眾籌剛好是一種新的推廣形式,目的就是抓取媒體眼球。在眾籌期間,產品可以吸引媒體關注,對於產品來說,就是好的宣傳。
當初他將新品送上美國的Indiegogo網站眾籌,周康說,當時整個過程持續了將近二個月的時間,又因為有時差,對整個團隊來講是過程漫長。他說,一個創業者如果想要在眾籌網站上透過預售來獲得資金支持,規則有兩點:第一要流量,第二要轉化率。
所謂流量,分為站內流量和站外流量,最重要的是需要想辦法獲得站外的流量,包括媒體(包含專業性媒體)、社交網站的流量。另外一個就是轉化率,要有合適產品特點的文案。
最終要靠自己判斷
周康說,indiegogo網站的流量爆發往往出現在周末,因為國外用戶都在周末上indiegogo,跟國內用戶的差別很大。所以他儘量把資源集中在周末投放來提高項目的排名,以此獲取更高的網站流量。
總計在indiegogo上六十天,成者科技獲得四十五到五十天左右的首頁推薦。周康表示,要獲得首頁推薦其實很簡單,不外乎積極地與indiegogo官方溝通,基本上至少可以獲得一次推薦。想獲得更多的推薦,還是要看產品的表現,「產品愈好,排名會愈高。」
總之,他建議想運用國際眾籌的創業者,可以先找一些成熟或做過項目的團隊了解。如果想把項目做大,單靠別人的經驗還不夠,這個時候可以找第三方諮詢平台。「當然,無論是自己親自操盤還是找第三方服務公司,最終還是得靠自己的判斷。」
至於日後新品上線,周康說他會先分析產品適合用哪種推廣形式,不會只侷限眾籌形式。
小檔案
周康,1986年出生,大連理工大學船舶系畢業,成者科技創辦人。
大四時與3名同學一起創業,成立大連創傑諮詢有限公司,協助應屆畢業生尋求海外工作或提供在校生實習機會。2008年,剛畢業時,被誤診為淋巴腫瘤,一度在家休養一年半,讓他對於生死有深刻感悟,明白追求夢想要全力以赴,凡事都有取捨,他說,「追求一點東西,願意努力很久,願意放棄很多。」
周康陸續創辦過娛樂、網路、電商等公司,因朋友抱怨傳統掃描書籍很麻煩,他邀集人才,開始研發,2013年成立「成者科技」,這個名稱從英文changer(改變者)音譯而來。2015年底,公司研發出的智慧型掃描器「Czur Scanner」在美國眾籌平台上,兩個月眾籌金額64.9706萬美元,之後累計到75.8705萬美元,獲得國外近百家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