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24日,美國摩根大通(JP Morgan)股價在開盤後幾分鐘裡暴跌21%,為了解原因與事由,這家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找到了一家似乎不可能被它看上的盟友—Virtu金融公司。這等於是「森林之王」請求老鼠幫忙在森林裡帶路。摩根大通過去半年裡投資在科技上的支出,就比Virtu的股票市值還多。在摩根大通24萬員工面前,Virtu的148名員工顯得微不足道。
彭博資訊報導,即便如此,Virtu還是在電子交易與買賣盤傳遞的競爭中遙遙領先,導致摩根大通高層還希望由這家小型公司,評估摩根大通分析的正確性。
知情人士說,Virtu執行長賽福(Doug Cifu)去年秋季會見摩根大通營運長詹姆斯(Matt Zames),並確認Virtu對摩根大通股價暴跌事件的解釋正確。
Virtu所做的,是對造成當天美國股市動盪、摩根大通股價暴跌後的交易停止、開盤延遲和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問題等多方面因素,逐「微秒」進行評估。
沒過多久,Virtu就從摩根大通那裡得到一份重要的工作:監控該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交易。
因此,歡迎來到「新華爾街」。在華爾街的隔壁,一群規模較小、但很靈活的公司,已運用尖端科技,崛起成為受偏好的交易系統中介商,讓投資人更易於買賣外匯、美國公債及固定收益資產,並降低交易成本。
Rosenblatt證券公司總裁兼營運掌高隆斯基(Joe Gawronski)認為,進退維谷的銀行業與冉冉崛起的電子系統開發商可以互補彼此的優勢,他說:「銀行有客戶,但電子研發公司的技術和風險管理很棒,這可望成就出不錯的合作關係。」
Virtu和GTS填補的這塊利基市場,是金融領域至關重要的部分—造市。造市商的作用不是預測市場方向,而是向有需求的交易方提供流動性。這種中介業務,要保證每個交易日都能安然無恙度過,或者是保證曝險都已透過衍生品或其他工具進行充分避險。
從1990年代開始到現在,股市基本上已完成轉向電子交易的轉型,其他資產類別則仍在轉型中,從而成為電子系統開發公司的目標。Voya投資管理公司股票交易部門主管布奇亞克(Nanette Buziak)稱,市場向電子交易轉變,強化資管機構對交易指令執行情況的控制力。她表示,電子系統開發商勢必將在外匯、美國公債和固定收益市場發掘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