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葉天目茶碗。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提供
【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炎炎長夏,何以靜心?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即日起至九月二十五日上,展出「禪天目─靖翁茶碗創作個展」,以陶藝家靖翁(陳木泉)一百多件木葉天目、兔毫、油滴、黑釉天目等茶碗作品,透過天目茶碗如黑夜星空的清涼視覺,必能讓觀者感受平心靜氣的無限禪意。
昨日在開幕式上,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主任有法法師指出,台北館成立二十二年以來,被公認是最適合展現「禪」意的美術館。此檔天目碗展覽,更是與佛教有關。天目燒在宋朝時由中國的天目山傳到日本,天目山在中國本是韋陀菩薩的道場,天目茶碗後來在日本隨著茶禪文化一起發揚光大,深受茶禪行者的珍愛。而靖翁專攻的「木葉天目」,則是復刻千年以前的傳統技法,卻比千年以前的更精緻美妙,過程中如果沒有一顆清靜安定的心,是無法作到的。因而本次展覽名稱特地在天目之上加了「禪」字,正代表創作者的本心。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與靖翁結緣多年,二十多年前就對他的作品非常驚豔,她指出,靖翁對釉藥的研究無一不精,而且從仿古中找到創新的思惟,他的作品早受國際肯定,在日本亦得獎無數。
靖翁指出,一九九七年起,他在日本和尚的指引下,開始對失傳已久的木葉天目投入研究。木葉天目最迷人之處,是在一千二百九十度的高溫下,不作任何釉藥及耐火處理,而把秋天的乾葉直接與陶土同燒,讓每片葉子在碗底呈現出最自然捲曲的樣貌。雖然成功率低於百分之二,但作品所呈現葉絡凝華如詩如畫,令人悠然神往。靖翁認為,木葉天目呈現出的這種毫不刻意造作的美感,正與禪宗的美學思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