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蚊蟲多,出門可幫小朋友塗抹防蚊液,避免蚊蟲叮咬。圖/廖國隆
文/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
佳佳的阿媽帶淇淇來診間時,眼神充滿著焦慮:「醫生,你看我孫女怎麼會這樣,我家裡已經整理到看不到蚊子了,怎麼她還是被叮得兩腳到處都一包一包的,你看手這邊還有一顆水泡,真的是可憐呀!」
佳佳的兩隻小腿長了好幾顆紅疹,小手也忍不住拚命去抓,應該是很癢。
「佳佳的皮膚是被蚊蟲叮過引發的敏感反應,只要讓她吃藥擦藥,漸漸就會好了!」
「不過醫生……」佳佳的阿嬤擔憂地說:「我都沒有看到蚊子,到底是哪來的蟲把她叮得到處都是!」
丘疹性蕁麻疹的臨床表現以會癢的紅疹為主,看起來有一點像小小的,會浮腫的蕁麻疹,大都發生在四肢。如果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出現水泡。不少人應該都有經驗,小時候在夏天時,兩隻腳常在被蚊子叮過後,留下一顆一顆紅紅的疹子,會被長輩笑稱是紅豆冰。紅疹留下的色素沉澱,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才會退掉;這就是丘疹性蕁麻疹的表現。
因為這個病狀最常發生在兒童,所以照顧幼兒的媽媽或長輩壓力就會很大,擔心是因為家裡沒有整理乾淨,蚊蟲孳生,小孩子才會被「咬了這麼多顆」。事實上,蚊蟲可能只是叮咬到一個地方而已,但因為小朋友免疫功能過度反應,才會引發這種類似過敏的症狀。
偶爾有媽媽會問我:「請教醫師這是什麼東西咬的呀?」說真的,無論是被蚊子、跳蚤、臭蟲、小黑蚊或者是毛毛蟲叮咬過的過敏反應,在臨床上的表現都是一樣的,無法區分。所以只好對焦慮的家長說聲抱歉,醫師是看不出來的。
發病原因: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被蚊蟲叮咬過後所造成的敏感性反應。可能的原因是蚊蟲在叮咬過皮膚後,釋放出來的抗原隨著血液在身體流動,小朋友因為體質敏感,所以對這些抗原引發過敏反應,才會在遠離叮咬部位的區域產生會癢的紅疹。
並不是每一個小紅疹都是直接被蚊蟲叮咬而引發的。
治療:通常是要針對皮膚上的過敏反應來作治療,可以服用止癢抗過敏的抗組織胺加上塗抹局部用類固醇藥膏。因為小朋友的皮膚比較薄,所以在塗抹藥膏時,只能用中弱效的類固醇,不可以使用強效的藥物。
預防方法:可以塗抹防蚊液來預防蚊蟲叮咬。另外,跳蚤和蜱都是家中寵物(貓和狗)身上常見的小蟲,所以如果寵物有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好好地治療。另外,家中寵物窩附近的地上,可能會有跳蚤和蜱的蛋掉落,這也要清潔乾淨,避免孵化出來的小蟲叮咬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