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刷出一口潔白晶亮牙齒,但要小心防腐劑含量,消基會昨日公布牙膏檢測結果,抽樣三十件市售牙膏,發現有四成牙膏含有防腐劑,多數未超標,但其中有兩件超標,防腐劑總含量最高的是「云南白葯薄荷牙膏」。
消基會公布自藥妝通路採購三十件牙膏商品檢測結果,有十一件商品標示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近四成,二件商品防腐劑超標,在外包裝標有全成分的十四件商品中,還有四件商品查無其標榜功效的對應成分。
消基會表示,本次抽樣牙膏價格落在五十五至四百九十九元,價差達九倍,抽樣時間是三月十五日至三十日,抽樣地點包括台北市屈臣氏信義三店、小三美日敦化門市、勝霖藥局大安店以及Tomod's(大安忠孝店)等。
調查項目包括商品標示、含氟量、防腐劑、商品宣稱與對應成分,結果顯示商品外包裝標示有十四件不符合規定,含氟量標示全數合格,防腐劑含量有二件不合格,但依目前法規並不違法,商品宣稱與對應成分有四件查無宣稱功效對應成分,整體而言不合格率達四成。
針對防腐劑部分,消基會表示,本次檢測出牙膏中酸類防腐劑與脂類防腐劑共四種。四件驗出苯甲酸,但均未超標;水楊酸有五件,其中兩件超出容許值,分別是黑人超氟多效護理牙膏和云南白葯薄荷牙膏。
本次檢出防腐劑總量含量最高的是云南白葯薄荷牙膏,共檢出三種防腐劑,總含量百分之零點六三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