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舟師傅溫志榮(左)指導台師大學生與學童造舟的結構與工法。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師範大學男生宿舍的地下餐廳,五十多位台灣師範大學的學生,在副教授謝智謀的號召下,六日起陪著十位宜蘭縣東興國小的學童,展開為期七天的「獨木舟造舟計畫」,今天將完成十六艘雙人海洋舟,明天赴碧潭航行,一同完成划船壯舉。
謝智謀說,「這些學童或來自中低收入戶,或有人際與學習障礙,或有行為偏差,我們希望透過做中學的造舟計畫,讓他們得以被肯定、被看見。也希望在大學生的陪伴下,能給偏鄉孩子一個夢、一個榜樣,讓孩子的學習不孤單。」
這是師大在暑假開設的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程,共有六學分,謝智謀希望跳脫既定的服務型態與教學框架,與造舟師傅溫志榮、東興國小老師合作「大手攜小手:獨木舟造舟計畫」,為偏鄉孩子圓一個夢。
「參與的這十位學童完成造舟計畫後,書寫自己的夢想計畫,就會有五千元的圓夢補助金,孩子可以帶爸爸去旅行、買禮物給奶奶等,而師大的大哥哥大姐姐,也會當他們的心靈導師,在一年之內陪伴他們一起實現。」謝智謀說。
在這七天之中,師大的學生帶領著小朋友,一起鋸木、綁線、鑽洞、拋光,打造一艘又一艘的獨木舟,今天還將陪著孩子一起划船。師大地理系四年級的彭以萱說,看到剛開始小朋友到處奔跑、打鬧,會因疲累而想要放棄,但後來卻願意再試一次,展現一定要成功的精神覺得很感動。
心中建舵 生命有依循方向
「孩子們不只用手打造一艘船,也在心中建造了一個舵,讓生命有了依循和方向。」隨團的東興國小的老師許家昇直說看到孩子的轉變:「有一位孩子,他比誰都認真,但有閱讀障礙,總是最後一名,我們希望他能透過做中學而得到肯定;也有孩子因為來自單親、人際關係不佳,但因師大學生的包容,而學習到如何和別人相處;甚至有調皮搗蛋的學生,後來還會乖乖跟著師大學生一起清理場地。」
他說,「在造舟計畫中,孩子不僅被信任、肯定,看到獨木舟從無到有被造起,還能在水中航行,那種成功經驗與成就感會深深影響他們。」
謝智謀表示,除了明天會到碧潭試划船,師大的學生十四至十六日也會騎單車至宜蘭與孩子一起划獨木舟,共同航行於豆腐岬與冬山河,十九日舉辦夢想分享計畫,一年的持續關懷與追蹤後,明年東興的孩子也會回到師大分享他們如何圓夢。
造舟發起人 也曾行為偏差
獨木舟造舟計畫的發起人—台師大副教授謝智謀,本身就是台灣冒險教育與體驗教育的第一把交椅。今年更榮獲美國體驗教育學會「實踐家獎」,該獎為國際體驗教育工作者最高榮譽,他更是此獎設立三十年來第一位非美籍得獎人。
然而他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我是過動兒,也是家暴兒,在十六歲時因為加入幫派和人械鬥,被成功高中退學,後來還被保護管束。」也就是在那段時期,他痛定思痛,發願要改變。
「我深深知道並非每個孩子都能在教室乖乖坐八小時,我現在所做的就是為他們建立一個平台,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優勢,能被支持和肯定。」他希望透過現身說法,讓這些孩子知道自己未來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