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台北報導】曾遭受家暴導致身心受創的曾家玲,過著窮困的日子,由於社會救助,加上她堅強的意志力,走出家暴陰影。曾家玲受助後,生活漸趨穩定,於十年前開始在學校擔任導護義工媽媽,也從幫助他人中自我成長、走出希望。
數年前,曾家玲在家暴生活中,讓她與三個兒女嘗盡非人的生活,她在丈夫肢體暴力摧殘下,身體病痛至今無法復原,然而在這沒有希望的婚姻中,她決定帶子女出走;她鼓起勇氣求助社福單位,終於重獲新生。
由於身受重傷,曾家玲無力負擔經濟,幸好有政府及公益社團協助,才讓她與孩子勉強度日。
曾家玲表示,當時生活艱困,有賴善心人士協助;在孩子就學時,認識家扶基金會的潘惠珍,潘惠珍的鼓勵和協助,讓她開始從退縮轉而接觸社會,同時也在團體接觸中自我成長。
曾家玲說,這些年來,她感受社會的溫馨扶助,因此,她開始在孩子就讀的學校擔任義工,希望盡己之力回饋社會;她說,社會給予的是大助,但她卻只能以棉薄之力回饋社會。因此,她對孩子說:「將來在社會上賺錢時,別忘了社會曾經對我們這個家,在苦難時所給予的照顧。」
除了老么念小學外,目前就讀中國技術學院的大女兒曾芳庭,和就讀開明高職的二兒子,在母親教誨下也共同做義工,他們都和母親就近協助導護媽媽工作及相關事務。曾家玲說,雖然無法以金錢協助弱勢者,但一家人在學業或工作之餘,希望多為社會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