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連日高溫,今年七月因熱傷害就醫者比去年多一點五倍。北醫附醫日前收治一名帕金森氏症患者,因藥物抑制排汗,又待在密閉房沒開冷氣,熱到意識不清送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高偉峰昨日表示,最近因中暑就診民眾變多,其中有一名五十餘歲中年人,患帕金森氏症長期服藥,藥物本身有抑制排汗效果,在家又沒開電扇、沒開冷氣,到院已經意識不清,經緊急降溫處理才恢復。
有些藥物會抑制排汗,高偉峰解釋,如感冒藥中治鼻塞的藥物常有抗組織胺、抑制腸胃蠕動的腸胃藥、某些安眠藥、帕金森氏症用藥、抗精神病、抗憂鬱症藥物等。
高偉峰說,如果有服藥,除了避免大熱天下活動,待在室內也最好開冷氣,或一定要保持通風,幫助身體散熱。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提醒,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尤其嬰幼童、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容易因高溫而造成熱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