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國光劇團聯合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共同製作新編小劇場實驗京劇《關公在劇場》,透過說書人視角,穿插代表關老爺一生興衰至成神的重要片段,將「劇場如何演關公的過程和心理」呈現出來,同時也將演出前的「祭台」儀式設計入戲,更安排觀眾參與互動。
「關老爺」戲多被梨園視為禁忌而不敢輕易搬演,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大膽將關公從人民敬仰的神明「還原」為普通人,不避諱地呈現關羽性格上的缺失。王安祈表示,這次將演出前的「祭台」儀式設計入戲,直接把大香爐搬到舞台上,描述戲班子演出關老爺的過程和禁忌,讓「戲中有祭,祭中有戲」,更安排觀眾參與部分段落,讓整齣戲呈現前所未有的京戲風格。
「關公」一角派出國光首席老生唐文華主演,十年前曾演出《關公升天(走麥城)》,他最害怕就是演關公戲,因為境界難度高,舞台上舉手投足,咬字吐音都要有一定限制,尤其關公大刀難使。這次要扛將近十公斤的行頭,除了裡外五六層夾衣外,八月溽暑還要頂頭盔、揮青龍偃月刀,加上從午場演到晚場,雙倍時間挺耗體力。
唐文華表示,演關公的前三天要淨身,進後台勾完臉之後,不能再與他人隨意交談,下巴必須打上一個X,向眾鬼神宣告:我不是真的關公。唐文華說:「關公是正神,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很重,不但舉手投足,以及整個人的氣度和格局,聲音的表現則是要莊嚴威武,每次演關公我都非常小心翼翼。」唐文華表示,相傳關公睜眼代表要殺人,因此演員也須全程半閉著眼睛演戲。
《關公在劇場》將於二十六至二十八日在新北市淡水雲門劇場演出,十一月前往香港文化中心演出。